佩吉·亚历山大认为,中美关系并非“零和博弈”,两国都希望推进政府层面的合作,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就智库而言,促进美中间的二轨合作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她表示,“行胜于言”,相信在现有成功合作案例的基础上,未来会有更多来自民间社会的中美人文交流和对话合作,公众层面的人文交流正是寻求和展现两国共享价值的重要途径。查看全文
Tags :吉米.卡特论坛
卡特中心总裁佩吉·亚历山大认为,中美关系并非“零和博弈”,两国都希望推进政府层面的合作,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就智库而言,促进美中间的二轨合作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她表示,“行胜于言”,相信在现有成功合作案例的基础上,未来会有更多来自民间社会的中美人文交流和对话合作,公众层面的人文交流正是寻求和展现两国共享价值的重要途径。查看全文
2025年3月22日至23日,为进一步推动中美学术和民间交流,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合作举办第二届吉米·卡特中美关系对话。本次对话于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浙江省副省长卢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沈昕,卡特中心首席执行官佩吉·亚历山大(Paige Alexander),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先后致开幕辞,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谭森(Sean Stein)也分别以视频方式致辞。查看全文
吉米·卡特中美关系论坛是为纪念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及其对中美建交所做的贡献而设立的民间交流平台,旨在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对话,促进两国在多领域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全球挑战。首届吉米·卡特美中关系论坛2024年1月9日在亚特兰大举办,主办机构为卡特中心、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查看全文
由中美研究中心和卡特中心联合举办的“特朗普2.0,中美关系向何处去?”(Trump 2.0: Will U.S.-China Relations Prosper, Suffer or Muddle Through?)将于2024年12月12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在华盛顿特区的乔治敦万豪酒店举行。查看全文
卡特曾说,下一代领导人必须带着新的愿景、勇气和创造力来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但也必须接受我们的信念,即美中两国需要为自己和整个人类共同建设未来。在卡特中心的论坛上,不止一位学者提及卡特这段话。而与会学者介绍的中美在卫生保健、气候变化、教育、河流保护、地方合作等多个领域的交流情况,也令人惊喜地看到中美关系几十年来积累的韧性、黏性和弹性。查看全文
“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在美国卡特中心日前举行的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讨会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用这样一句中文,呼吁各方为推动美中关系发展多做正确的事。查看全文
吉米·卡特对华政策的一个核心主线是,他将中国视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国家”, 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国度。他相信美国与这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国家接触的最佳方式是培育积极的观点和引导正面的发展趋势,寻找共同点,实施耐心的政策,着眼长远。在与中国实现正式的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卡特匆匆忙忙地推进了一项基于耐心的政策,并呼吁两国展现呈现我们较好的一面。卡特总统最初为其耐心的对华政策付出了政治代价,但在此后的 45 年里,他的智慧为美国、中国、亚洲和世界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查看全文
2024年1月9-10日,“纪念吉米·卡特暨中美建交45周年论坛”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成功举办,来自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就中美关系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福特基金会国际项目顾问高倩倩(Elizabeth Knup)出席论坛并在第二天的中美二轨闭门对话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高倩倩于2023年12月31日卸任福特基金会地区主任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现为福特基金会国际项目顾问(纽约总部)。查看全文
今年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45周年。1月7日,近200人聚集在亚特兰大卡特中心,参与由卡特中心、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吉米卡特中美关系研讨会。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和中国驻美大使谢峰先后通过视频发表讲话。本文将精炼两位大使演讲的关键信息,以帮助读者对比中美双方在外交议程中的优先事项以及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向的态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