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一轮中美经贸摩擦后,中国应对贸易战的经验与能力都有提升。2018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为6335.2亿美元,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为3233.3亿美元,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为6882.8亿美元,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为3610.32亿美元。这组数据,体现出了中美经贸关系的韧性。查看全文
美国应该会鼓励中国企业来美国建厂。中国是现有的、由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人口老化和经济下行决定了中国不可能重建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如果现有秩序崩溃,中国在新秩序下的地位反而会更加不利。特朗普在上任前就放话:“中国和美国可以一起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呼吁中国进行地缘政治合作,这种合作和战略互信也有助于稳住中国商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查看全文
鲁比奥星期一获得参议院一致批准出任国务卿,成为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内阁的第一位成员。在上星期三的确认听证会上,鲁比奥概述了关键的外交政策挑战,包括来自中国的威胁,以及西半球的大规模移民、芬太尼和暴力犯罪分子。他还警告说,莫斯科、德黑兰和平壤的独裁者正在扩散不稳定局势,同时与激进恐怖组织结盟并为其提供资金。查看全文
中国的强盛、中国的体制、与中美友好这“不可能三角”关系里,自身的改革确实至关重要。三角里如何取舍,应该就是台海和平、亚太和平以及世界和平的关键所在。查看全文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中美双方要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加强合作,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让中美两艘巨轮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航线不断前行。查看全文
如果我是特朗普,我会考虑采取类似“尼克松访华”的举措——推动中美之间的和解,完全孤立俄罗斯和伊朗。单这一招就能结束乌克兰战争、削弱伊朗在中东影响力并缓和与北京的紧张关系。特朗普难以预测,也许他会尝试这么做。无论如何,如果希望21世纪稳定发展,中美必须共同合作。如果竞争与合作完全让位于对抗,那么中美双方都将面临一个混乱的21世纪。查看全文
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当时已经97岁的卡特给刘亚伟打电话,说申请到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拿不到签证了,问他能不能找到拜登政府内部的人解决问题。刘亚伟说,“我们找什么拜登政府内部的人,你是民主党的老前辈了,要找拜登,直接给他写信就好了。”后来卡特中心起草了一封信,当天就收到了卡特的修改和批复,次日便通过被拜登提名为国务卿的布林肯转交给拜登。“我在卡特(中心)20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哪一次卡特总统的信能在一天完成”,刘亚伟说。尽管年事以高,但他“时时时刻都在关注着由他亲自启动的中美关系。”查看全文
来自康州的众议员德劳罗说,“令人极为担忧的是,在一位未经选举授权的亿万富翁的推动下,众议院共和党领导层放弃了两党和两院协商后达成一致的法案,而该法案中包含了这项关键条款,旨在保护美国的就业市场和关键能力,”德劳罗写道。 她说:“考虑到埃隆·马斯克在中国关键领域的广泛投资,以及他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个人联系,这尤其令人担忧。这让人对马斯克反对支出法案初步协议的真实动机产生疑问。”查看全文
如果还没有人跟特朗普提过,那么我要告诉他:他如今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绰号是“川建国”——意思是“特朗普是(中国)的国家建设者”——因为在第一次担任总统期间,他不停地批评中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种做法已激发了中国政府的热情,让他们为争取电动汽车、机器人、稀有材料等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加倍努力,同时尽可能不依靠美国的市场和工具。查看全文
胡锡进在微博上说,珀杜在2019年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论坛演讲,支持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认为在中国贸易行为不公平、盗窃知识产权盗窃,还跟风宣扬一带一路的军事用途说,并对台湾香港事物指手画脚、对新疆做恶意抹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