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工作能让中美两国的“文化桥梁”更加地坚固。我觉得人与人的交流是很重要的。交流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恐惧和敌意。我们两国之间的敌意,我觉得其实是在于不了解对方。在这方面,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很重要。我在跟学生讲课的时候,经常讲只有向不同的文化和音乐学习,你才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特色在哪里,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反之,对方如果也以这种心态来学习我的文化,这对双方就是一个互相了解、建立信任的过程。有了和对方的信任之后,工作起来就容易很多。这些年,我和美国以及其他很多国家的音乐家一起共事,感受到的是融洽和信任。国家与国家之间其实也是一个样子。查看全文
特朗普上台的话,他会把这个东西打乱,比如特朗普会要求乌克兰停火。好处是,美国和欧洲盟友的关系就会出问题,中国大国外交上就有了空间。弊端是,中美关系会直接承受很大的冲击。而大国外交要有个过程,即便对我们有些好处,都要在两、三年之后才会现象。查看全文
9月6日,中国宣布将不再允许外国收养本国的儿童。此前,丹麦和挪威两个国家今年早些时候也宣布暂停其国际收养计划。美国家庭从中国收养了82,674名儿童,数量为所有国家之最。该决定将影响正在进行收养的家庭,而许多这些家庭因为新冠疫情已经被拖延了好几年。查看全文
归根结底,亚洲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高,但并非不可避免。而且,冲突演变成全球灾难的几率要小得多。不过,真正的危险在于政策上的失误或对军事解决方案的过度依赖,这可能导致小规模冲突升级为更大规模的冲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美国必须加强危机管理,开始在经济和外交上进行长远的投资和深入参与。因此,问题不是亚洲是否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是亚洲能否团结起来防止小规模冲突的爆发。查看全文
我们必须要有智慧。我们必须相互沟通。我们必须理解彼此以及彼此的动机和目标。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维持一种合理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总是舒适的,不总是能合作的,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应对世界问题,同时又在经济、军事、对全球南方的治理方法等各领域保持非常激烈的竞争。查看全文
我认为美国一些政客需要看到,台湾的未来是台湾人民自己决定的事情。美国人不应将台湾视为削弱中国的工具,更不应该将其视为实现其国内政治野心的工具,这对美国人来说是无益的。查看全文
大学需要组织学生团体与老师一起旅行,打破僵局并表明中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令人生畏。在犯罪方面,中国其实比美国更安全,中国人民也很好客。批评者可能会提出像两个迈克尔案件(两名被中国政府指控的间谍)这样的问题,但这是不同的。我们谈论的是正在学习语言的本科生,他们没有被捕的风险。查看全文
当我开始写这本书时,我发现周恩来并不是一个容易研究的对象。周恩来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我想要全面了解他。而当我越深入进行这个项目时,我就越意识到我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这就是我开始写这本传记的原因和过程。查看全文
唯一可能使美国团结起来的外交政策问题是非常极端和直接的来自境外的威胁。从历史上看,我们看到在珍珠港事件或 9/11 事件等对美国的直接袭击之后,美国全国的精诚团结。但这种类型的直接攻击,或者非常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迅速加剧,显然不是我们希望在这个国家遇到的事情。因此,最终,我认为最好不要依靠国际政治来解决我们的国内问题。查看全文
2024 年 4 月 9 日,卡特中心联手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 (NCUSCR)、埃默里大学亚洲全球项目(Asia Global Collective )、中国研究中心,在埃默里大学举办了中国市政厅活动(China Town Hall)。此次活动包括两个部分:NCUSCR 与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 (Kurt Campbell) 的对话直播,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Angel Hsu 博士的主题演讲。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