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场辩论后你会发现美国重新建立对中国的军事优势的想法很诱人,但不切实际。美国没有财力来大幅扩大军费开支,然而也不会放弃其全球存在和影响力,使自己沦为亚洲的地区大国。美国2024年总统候选人和政党都不支持这种做法。查看全文
我们的政策制定者真的应该关注Tutor.com、中国大蒜和《芭比》吗?还是应该集中精力应对中国专制制度带来的更严重威胁,或者是对美国人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诸多其他问题?也许最令人担忧的影响是,对中国的焦虑正慢慢蔓延到对华裔美国人的歧视,这是一种新的“黄祸”。查看全文
中国领导人似乎接受了一种未经验证的理念,即认为核武器可以赋予中国更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以对抗其所认为的战略威胁。同时,北京认为美国的核战略不公平、美国追求的安全利益也不合理,这进一步巩固了中方使用自主措施解决战略关切的意愿。华盛顿必须了解这些潜在观念如何塑造了中国的核政策,以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并降低由于错误假设而造成适得其反甚至灾难性后果的风险。查看全文
共和党人把外援法案和TikTok法案绑在一起通过。随着行政部门的执法和TikTok在法庭的抗争,有越来越多使用这款应用的美国人会意识到TikTok会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国家被迫下线,而这些人会转而迁怒于拜登总统,并在大选时不投他的票。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和他的支持者要把外援和TikTok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绑在一起的原因。查看全文
但是大国之间的战争很少是短平快的。它们更多时候是漫长、艰苦的消耗战,往往会横向扩展,牵连其他地区。但正因为这个特点,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军事领导人必须对与中国长达数年的战争所产生的广泛影响进行严格的研究和规划。查看全文
作为他们合作的论文《威慑之隙:如何在台海避免战事》的缩写,麦金尼与哈里斯在《何为台海的威慑之隙》一文中提出了当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会使大陆武力攻台可能增加的观点。两位作者指出,尽管过去认为北京不太可能武统台湾,但今天的军事力量平衡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能力上看,大陆的跨越台湾海峡的两栖作战已不是纸上谈兵,而和平统一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查看全文
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实现科技自给自足。甚至没有国家可以假设它将无限期地保持其当前的优势——无论这些优势是在太空技术、先进半导体开发还是生成式AI模型方面。为了继续参与竞争,华盛顿需要比当前更多的工具。它需要帮助关键的美国伙伴建立技术能力和本地能力,确保这些伙伴做出对美国有利的技术投资。如果美国要在跨越全球的两个科技生态系统的竞争中取得成功,美国的资本和专业知识的投资绝不能止步于国境之内。查看全文
美国政府的对手在权衡华盛顿的承诺或威胁时,可能会考虑到一年后他们将与一个截然不同的美国政府打交道。今年预示着一个危险的年份,因为世界各地的国家都在以一种结合了不信、着迷、恐惧和希望的心态观察着美国政治。他们知道,这场政治剧将不仅选择下一位美国总统,还将选择一位在世界上对他国事务同样颇具影响力的领导人。查看全文
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占全球GDP的43%,一旦发生冲突,将给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台湾作为世界第16大经济体,不仅在全球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更是全球高端芯片的主产地,对全球汽车、电子产品及关键基础设施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与台湾的冲突将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贸易萎缩,供应链中断,从而使全球经济陷入混乱。查看全文
在刚刚结束的共和党艾奥瓦党团选举中,特朗普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胜利,把第二名远远地抛在后面。很多分析家认为这预示着特朗普获得共和党提名竞选总统的势头可能“不可阻挡”。如果特朗普再次重返白宫,他的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会推出哪些政策呢?曾经为特朗普2016年当选后提供政策建议和人事安排的智库传统基金会去年3月重磅发布了一份题为《赢得冷战:对抗中国的计划的报告。虽然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会在对华政策上延续之前的强硬路线,但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这批对华鹰派在新一届政府中认为必须实施的对华政策。很多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称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这份报告可能是他们的对华政策蓝本。《中美印象》翻译了该报告的概况部分,以飨读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