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宁助墨西哥繁荣也不能让中国“沾光”
在特朗普努力奋战重返白宫之际,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他的贸易保护主义战线上同样努力奋战着。1月31日,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特朗普的制造业就业成功与中国》的评论文章,以反击该报1月18日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特朗普-拜登关税的高昂成本》。2月5日,《华尔街日报》在另外一篇评论文章中批驳道,“由于缺乏数据支持其保护主义立场,莱特希泽通过打中国牌来达到政治目的,宣扬所谓的保护主义对国家安全有好处。”
莱特希泽和贸易自由派在《华尔街日报》上最新的辩论只是双方在这一重大问题上针锋相对的一个小缩影。争论归争论,如果所持的理念能够成为施政纲领,其影响可能会波及千千万万个商家和普通百姓的生活。
在1月9日卡特中心举行的庆祝中美建交45周年的会议上,乔治城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韦德宁(Dennis Wilder)透露,如果特朗普再次胜选,莱特希泽可能出任其财政部长。
在上一届特朗普政府中,莱特希泽在2017年到2021年出任贸易代表,他还在里根政府时期担任副贸易代表,曾经迫使日本接受钢铁及汽车出口的限额。事实上,莱特希泽作为律师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代表美国大公司进行贸易诉讼,提供政策和立法方面的建议。
他一直大力提倡贸易保护。早在中国入市谈判的时候,莱特希泽就在媒体上撰文,反对中国的加入。2010 年,他向国会作了 35 页的证词,内容是“2000 年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决定对美国来说是一场灾难 ——尤其对我们的工人而言”。
2011年,他在《华盛顿时报》上发表文章,赞扬里根政府限制进口日本汽车以保护美国汽车工业的政策,并批评中国通过“操纵贸易”使美国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大量流向中国。
2017年进入特朗普政府后,莱特希泽终于有了把贸易保护主义的理念变成政策的机会。
2018年,特朗普政府开始对中国征收关税,打响了“贸易战”的第一枪。而在此前的二十多年里,自由派经济学家所主张的自由贸易一直大行其道,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原则。莱特希泽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扭转了自由贸易“一统天下”的局面。
离开特朗普政府后,莱特希泽继续完善他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2023年,莱特希泽出版了一本驳斥自由贸易的重磅书籍《不存在自由贸易:改变航程、挑战中国、帮助美国工人》(No Trade Is Free: Changing Course, Taking on China, and Helping America’s Workers)。
莱特希泽在他的新书中阐述了美国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背后的动力,认为过去二十年所实行的“激进自由贸易议程”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历史反常现象。在他看来,所有伟大的经济体都是“在保护墙后面建立起来的,而(这堵墙)通常是用政府资金帮助打造的”。
莱特希泽认为,保守主义并不仅仅是要对自由贸易说不,它还要找回美国人的尊严。他认为制造业流失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社区的衰败,普通百姓生活的毁灭。在莱特希泽看来,一份工作不仅仅是工作,而是养活一个家庭的自豪感。没有了这种自豪感之后,普通百姓的生活遭到了重创,便宜的电视机或者T-shirt并不能给社区带来幸福。
在莱特希泽看来,一个国家的伟大并不在于它的消费能力强,而在于它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美国必须要吸引制造业回流,只有制造业的工作岗位才能让没有大学文凭的人跻身中产阶级。
莱特希泽呼吁美国要回到重商主义,架空WTO,全球加征关税;并称中国是美国的敌人,必须实施全方位科技贸易脱钩,不能资助“敌国”, 但他也提出要避免两国的冲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韦宗友教授认为,“如果特朗普胜选,莱特希泽的新书将特朗普可能的对华政策、特别是贸易政策说得十分清楚。特朗普也明确表示,对华贸易政策方面,莱特希泽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人口普查局2月7日发布的新数据显示,墨西哥二十多年来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官方进口来源国。《纽约时报》称这一重大转变凸显出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紧张局势的加剧正在如何改变贸易流动。
该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大幅缩小,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下降了20%,至4272亿美元。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和企业转向墨西哥、欧洲、韩国、印度、加拿大和越南购买汽车零部件、鞋子、玩具和原材料。
莱特希泽最近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宁愿让墨西哥富裕起来,也不能让中国繁荣,因为墨西哥紧挨美国,这个国家的欣欣向荣对美国是有好处的。
作者
-
张涓是卡特中心《中美印象》(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中文网站的执行主编和英文网站的Senior Wr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