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晓:中美应秉持“有雄心的务实主义”原则,努力推进交流
编者按:2023年11月15日,中美峰会将在旧金山举行。与官媒文章相比,学者对峰会可能成果的判断要客观得多。本文是上海澎湃新闻网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的采访,采访人是黄粤涵,发表时间是2023年11月15日。
自今年五月起,中美高层互动频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众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相继访华。此外,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副总理何立峰于近期结束对美访问,两方交流无论从次数还是深度来说,都呈现出较为积极的走向。
根据外交部官网11月10日发布的消息,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此次会晤对中美关系的走势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两国在稳定关系等方面应采取什么措施?民间交往以及智库交流是否能在稳定中美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围绕上述问题,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专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
旧金山会晤有望再次为中美关系“举旗定向”
澎湃新闻:继去年两国元首在巴厘岛会面后,中美元首再度举行会谈。您如何看待此次会晤对中美关系产生的影响?
陈东晓:中美元首得以在旧金山会晤,说明双方对处理好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具有共识。另外,我认为如果本次会晤能再次明确双方需要着力推进的一些共识,将再次为接下来的中美关系走势发挥“举旗定向”的作用。
虽然中美元首去年在巴厘岛会晤,但随后中美关系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并持续动荡下行,这表明两国关系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我将其归类于“两增两弱”。“两增”体现在美方对华误判以及双方的不信任感持续增加,“两弱”表现在双方的各种联系以及双边关系的基础、特别是两国的民意基础不断遭到削弱。
因此,本次中美元首峰会如果能在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对未来稳定下一阶段中美关系是非常关键的。第一,加快恢复互利、公平、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第二,加快恢复中美地方与民间交往;第三,重建涉双边及全球重大议题的高级别对话沟通渠道,包括经济、外交、军事安全、人文等领域,形成有效处理双方分歧矛盾对话磋商机制。当然,我本人还期待双方能否在一些原则性表态上取得一些共识,比如,美方除了强调中美关系是复杂的及非“零和对手”关系外,同时公开明确“不能仅用竞争来定义中美整体关系”。如果美方能够有此原则性的立场表态,将对周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盟友在看待中美关系,以及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我认为要让美方在最后一个原则性问题上做出公开的表态是很有难度的。
澎湃新闻:部分国家尤其是美国盟友的对华政策都受到美国对华战略思路的影响。就中国的对外政策本身而言,如何发挥能动性,让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不要过多受美国,甚至中美关系变化的限制?
陈东晓:在当前中美关系大背景下,大部分国家在处理对美以及对华关系的过程中,出于去风险的考虑会采取“对冲战略“,并灵活使用 “多元化”“不选边“”相互抵消“等策略。根据具体的问题不同国家会有差异化的选择,有些倾向于向美国靠拢,有些则是相互抱团取暖,而部分国家更愿意与中国合作。当然,一些国家在去风险的过程中会保持更加积极进取的态度,选择在中美产生分歧的时候,承担积极“喊话”和“牵线搭桥”的角色,但也有部分国家比较被动,不愿意公开表态。
我们要看到这些国家与中美两国打交道时所采取政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便是美国的盟友也绝非简单地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一些国家有自己独特的政治生态,他们的对外政策受到不同的政治团体包括各种商业团体的影响。同时,变乱交织的时代、非传统的跨国性安全威胁剧增,事实上强化了各国的安全相互依存和协调的紧迫感。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找到与这些国家交往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议程用看得见的合作成果来不断强化双方的信任和信心。同时,对这些国家多元复杂的政治生态保持足够的敏感,避免给这些国家内部顽固的反华敌对势力制造口实。总之,当前大背景下我们还是要不断与周边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国加强沟通,强调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关切。当然,在涉及我核心的主权安全利益上,我们要明确划清红线。
澎湃新闻:旧金山会晤将对下一阶段中美关系的走势产生什么影响?
陈东晓:会晤本身可以对改善中美关系的整体气氛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双方能够为发展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达成一些原则性、哪怕是阶段性共识,将对营造中美关系稳定走势的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的“生态”发挥更大作用。但我们也清楚,我们的预期不会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即从“过度悲观”转向“过度乐观”。因为从整体上看,目前的中美关系仍处于“长期的结构性的低谷”阶段,目前的工作重心是如何为“止跌企稳”提供持续的动力。然而,面向未来,中美双方及各界仍应秉持“有雄心的务实主义” (ambitious pragmatism)原则,即杜绝不切实际的预期,但也要努力去推进各种可能的交流与合作,与美方的各种利益攸关方和有识之士一起,耐心持续地重建有助于稳定中美关系的国内及国际“生态”。
澎湃新闻:在中美关系没有出现实质性变化的前提下,协调机制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
陈东晓:双边关系中的沟通协调机制是不可或缺的。目前中美关系中一些重要的官方沟通协调机制尽管开始重建,仍然严重短缺,且这些机制是否可持续还要看其运行成效及其抗外部冲击能力。可持续的机制是建立在其有效性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检验交流机制有效性的主要指标是多大程度上满足双方对“重建信心”的需求。比如,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磋商机制能否及时且准确地交流信息,防止不必要的误判进一步导致突发事件向危机和冲突升级甚至失控。又比如,在跨部门协作过程中,交流能够帮助推动相关人员增进对彼此国情、政情以及决策系统复杂性认知,减少“自以为是”的单方面行动对双边关系的破坏。最后,有效的磋商机制还能够激发形成合作的内生动力。从组织机制的功能来看,不断累积的信心会增强双边沟通协调机制的创造力,在落实两国领导人的共识的共同目标驱动下,参与机制的成员会不断思考交流新的合作领域,想办法达成新的成果,不断产生正向的溢出效果。
推动中美交流,智库学者应走出舒适圈
澎湃新闻:习近平主席近来重点强调了民间和地方交往在两国关系中的重要性。我们注意到您今年多次访美,开展两国学术交流,您对于美国,以及两国关系目前的变化,有何亲身感受?
陈东晓:我的最大感受是,美方急切地想要听到来自中方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背景人士的声音,进而验证他们对华及中美关系判断,或校准他们的之前判断。美方的不少研究机构不仅很乐意恢复同中国同行的交流对话,也愿意同我们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合作,特别是围绕涉及双方关系重大问题的联合研究。其次,相较于外交议题,美方似乎更关注中国的内政,包括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等问题,以验证他们对中国内政、综合国力发展等问题的判断。当然,疫情放开之后,美国工商界尤其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最后一个变化是能够公开听到看到更多美国“知华派”的发声。
澎湃新闻:您在中美学术交流、智库对话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如何让二轨外交,1.5轨外交成为稳定中美关系的另一发力点?
陈东晓:我认为智库学者应该要更有勇气和定力,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并且敢于到西方国家的舆论主场积极发声。我个人的观察是,在外方包括美西方组织的一些重要论坛对话中,中国学者的出席是有作用的。目前中方在国外各公开的论坛对话上的身影和声音还不多。有中方专家在参与对话或辩论,一些极端和无端的指责就会得到及时的反驳和澄清。同时,外方发言人讲到涉及中国议题时,无论其措辞和发言内容上一般也会更加谨慎和有所顾忌。为鼓励更多中方专家学者在国际舆论场、包括美西方舆论场发声,国内主管部门也应该继续对智库和学界“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正向激励和支持。
至于二轨外交甚至1.5轨外交如何发挥作用,我认为一个可行的路径是中美双方的研究机构对当前一些重大的问题开展更多联合研究。中美两国的学者不仅可以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还能为两国政府探索未来新的合作领域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澎湃新闻:作为中美两国交流中最有活力的地方,您认为上海在下阶段两国交流中可以承担哪些角色?
陈东晓:在两国交流中,上海可以发挥引擎作用。上海有着丰富的对美交流合作的资源。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为例,除了加快恢复与美智库的交流合作外,今年秋天我们联合南大中美中心启动“探索中美关系多元视角的项目”,邀请大约20位各行各业的美国青年代表人物到中国进行一个礼拜左右的实地考察,与中方各行各业的人士开展深度交流。他们中有很多人已经对中国比较了解,无论是他们的职业,还是他们所从事的研究,都是和中国相关的。从今年项目结束后的反馈看,美方的反应非常积极。也给了我们持续开展此项目更多的信心。如果我们持之以恒、聚沙成塔,意味着有更多美国各界代表性的青年能够深入认识中国,这些人都有望成为未来推动中美交流与关系发展的“领军人物”。上海有众多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都可根据自己的优势专业与美方对应机构开展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都搭建富有专业特色的中美交流对话平台,并形成网络化的互补、放大效应。
澎湃新闻:驻美大使谢锋表示,近期的中美关系已经出现了“止跌回稳”的迹象。您认为在过去一段时间,双方在处理中美关系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以及教训是什么?
陈东晓:从美方近期的表现和政策调整看,美方公开声称反对“对华脱钩”,说明美方对于如何维护稳定健康对华经贸关系和正常的民间地方交往有了更加理性务实的看法。美方更加重视在对华关系中如何及时安抚及拉拢盟友伙伴。美方也更加关注如何管控中美可能在包括台湾等涉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紧张升级。面向未来,如何继续保持当前这种积极的互动,还有一些问题要注意,首先,减少一厢情愿的预期。当前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复杂动荡。我们要根据现有情况和条件约束来谋定而动,继续在民间和地方交流合作上久久为功。其次,减少“狭隘”的意识形态对中美关系的干扰,努力营造中美合作才能提供更多国际公共品的舆论环境。正如习主席所提到的,“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样子。”中美两国都要考虑到自身作为大国的责任,要为世界的和平繁荣,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并通过合作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第三,尽力杜绝“泛安全化”对中美地方和民间交流的干扰。最后,双边关系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保持沟通对话渠道的畅通。
澎湃新闻:若要让中美关系“止跌回稳”的势头持续,未来还可以做什么?
陈东晓:对我们称之为“底线”的原则性问题,美方应更加谨慎地处理。在我们不断向美方强调的前提下,双方虽然对台湾问题的认知差距很大,但美方至少知道我们的底线,并且对这个问题更加敏感和谨慎。所以通过不断沟通,促使对方在部分原则性问题更加谨言慎行,是有帮助的。
另外,要尽可能推动地方交流。受到中美整体关系的影响以及联邦政府的干扰,双方地方政府层面的交流一度遭受严重挫折甚至中断。目前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有所复苏,中方要加大在地方交流上的资源投入。
最后,中美可以在一些可以合作的领域展开更多接触,例如芬太尼问题。美方设置了很多合作门槛,中方要不断敦促美国政府清除合作障碍,同时也向美方和国际社会进一步展示中国是国际反毒的积极负责任的大国。双方如果能相向而行,在合作反毒问题上有突破,也可减少明年美国大选中竞选人用芬太尼问题来“妖魔化”中国的可能性。
作者
-
《中美印象》的编辑会根据授权,转发来自其他平台的优秀文章或报道,供本站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