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名晖:金砖会议之后 「南北分岐」加速多极化世界的形成
「南北分歧」(North-south Divide)涵盖国际政治与全球化的概念,指涉的是全球已开发国家大致位于北半球地区,而与多数为发展中或未开发国家的南半球地区相对的现象,但是这种南北位置并非是绝对性的地理术语,而是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来描述世界本质性的分歧,是一种基于后现代理论所发展的地缘政治描述。
2023年8月22日在南非举行的金砖集团会议,本质上也涉及「南北分岐」的概念,但成员也不尽然是「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国家,在比较明确的去殖民意义上,中国和俄国都不属于「全球南方」之列。但是在论坛议题的设计上,各国却同样针对西方和美国,希望藉由金砖集团成员的增加,表达对西方价值主导的全球化和国际政治的不满,以及对国际关系多极化的期待。
「南北分岐」重回地缘政治焦点
1950年代出现的「南北分岐」概念,来自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解放运动的背景,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开展,「全球南方」作为一种抵抗符号,反对「北方」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和资本主义。即使今日在北半球地区仍有中亚与南亚各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地理位置的相对性上,多数仍位处于欧亚大陆的南侧,除了以大不列颠与新教文明为基础的澳洲和新西兰两国,大多数国家有着被殖民的背景。由于中国未曾在海外有过殖民地,现代化的途径也与西方国家相异,与「全球南方」有着较为接近的距离。
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来看,大部份的南方国家较晚进入启蒙与现代性的历程,在知识与权力的结构上仍未能走出西方论述。从知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甚至是世界大学排名的制度系统,「全球南方」仍未能走出西方的影响,创造一套自身的系统与符号。
在制度方面,对于尚有发展问题的「全球南方」而言,移植西方式的民主治理不一定能立刻适用于政治现实。但是若有一套门坎低,易于复制且有助统治的模式,在发展上还能快速脱贫,而且和西方前殖民者无关,自然就会得到南方国家的青睐。1980年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实现短期内大规模脱贫,并且营造各种惊人的基础建设,2010年代甚至创造历史上最大的国际发展倡议「一带一路」,不免被看作为西方之外可能的发展途径。
「南北分歧」的中国再建构
「南北分歧」的学理根源来自于美国的弗吉尼亚大学,但是也进入中国的外交语境中被使用,并且在部分场合与「第三世界」互为替代。2019年的新冠疫情爆发之前,「一带一路」在量体上超越所有西方的发展与援助计划,「南北分歧」经由中国的基础建设和金融体系的再建构,与中国共同发展出有别于西方现代性进程的「意识之秩序」(order of consciousness)。2023年7月25日,在王毅回任外长后于南非金砖峰会表示,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的政治底色,发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公道正义是「全球南方」的共同主张。来自西方语境的「全球南方」俨然已成为中国外交的语汇,并且建构一套属于中国的「全球南方」意涵。
俄乌战争期间,「全球南方」成员尽可能不在东西方之间选边站,谨慎的表达对战争的立场,而中国也尽可能争取「全球南方」支持自身的立场。今年4月,巴西总统卢拉访华期间表示,与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讨论斡旋俄乌战争,并指责西方国家的立场;但是在7月份,他表示他更关心的是战争对于全球饥饿的影响。8月份,沙特举办吉达会议,广邀全球40个国家参与讨论,其中大多数为「全球南方」成员,有别于6月份在哥本哈根会议缺席的立场,中国在吉达会议派遣专使李辉出席,将第三方的客场视为主场ㄧ般看待。
8月23日举办的南非金砖峰会,多数国家以反西方的态势批判强势美元和窒息性贷款,巴西总统卢拉甚至表示希望能与欧盟和美国平起平坐,几乎是借用中国的语境论述国际关系多极化的观点。虽然与会成员仍各有立场,并未成为原先预判的一致反对西方。若以经济实力消长的对比来看,金砖集团的GDP已经超过G7国家的总和,分别占有全球GDP的31.5%和30.4%,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到2028年,这个差距将扩大至33.7%对27.8%。换句话说,在全球发展的格局种,「全球南方」将与G7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全球南方」与第三断层带
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发展,「全球南方」主动表达自身看法的同时也面临自身地缘政治难解的境遇。随着战事的延长,从印度洋沿岸到非洲萨赫勒(Sahel)地区面临政治与经济的不稳定,从伊朗经由中东到阿拉伯半岛,再延伸至苏丹和非洲之角,往西延续到非洲的萨赫尔(Shale)地区。参照学者吴玉山教授的论述,「第一岛链」和东欧地区,分别是欧亚大陆东西两侧的地缘政治断层带,而今从印度洋到西非浮现的「第三断层带」更是有别于北半球的发达地区的政治与经济结构,有着浓厚的「全球南方」色彩。
位于「全球南方」的「第三断层带」,既有着传统地缘政治对立的特征,也有着后现代的身分建构与发展问题。该地区与第一岛链和东欧地区相比,更晚经历现代性开展的历程,并且处于人文与物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渴求着脱离前殖民者的影响。由于晚近工业化的时程较迟,自身的政治结构尚在探索阶段,「不干涉内政」的「一带一路」,对于「全球南方」就有着较高的吸引力。
萨赫勒问题升温「南北分岐」
自2012年10月以来,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在非洲的影响力迅速增长,经由投资银行、基础建设以及科技治理的工具,甚至还包含治安与管理系统,将非洲作为中国实行国际发展的离岸基地。中国以东非印度洋沿岸为起点,逐步的由吉布提建立据点,以肯尼亚为枢纽兴建联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的东非铁路,在非洲的贷款总额更超过1,200亿美元。
中国提供的基础建设的投资和系统性的发展资源,在新冠疫情之前曾受到非洲国家的热烈的欢迎。与此同时,中国的影响力也穿越萨赫勒地区,从乍得、中非、尼日尔到毛里塔尼亚,以及赤道几内亚沿岸,都能见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身影。在这股疾风迅雷之势的席卷之下,2021年甚至被美国国防部认为,中国有意在大西洋建立军事基地。
中国在萨赫勒地区的迅速发展,除了面对来自法国和美国在当地的既有的影响力,还有着来自俄国的隐忧。早在2018年开始,中非共和国政变开始出现俄国的身影,从法国前殖民地的中非为起点,陆续往乍得、马里、布基纳法索,以及近日发生的政变的尼日尔发展。中俄两国除了在中非共和国曾经出现过矿区纷争,但是大体而言看似形成「军事有俄国,经济靠中国」的结伴模式,中俄「友谊无上限」的战略伙伴关系,或许在萨赫勒地区有着不可言喻的默契。
2023年期间,俄国介入萨赫勒地区的频率更到达高峰,即使瓦格纳政变也无阻俄国在西非驱逐西方势力的脚步。在布基纳法索、苏丹和马里之后,尼日尔也于七月份陷入政变风暴,整个萨赫勒地区的政权转移过程都能看到俄国的身影。即使美国有意以越战模式逐渐填补空窗,面对非洲司令部迟迟未落地的现实,甚至连支持法国在西部萨赫勒地区的行动都有困难。
中国将取代西方进驻萨赫尔
西方国家之中,又以原先的殖民者法国最为重要,自2013年的薮猫行动以来,法国在萨赫勒西部地区的驻军一时曾多达5,500人之谱。然而,在2022年11月的新月沙丘行动告终之后,俄国通过提供军事顾问和部署瓦格纳雇佣军,逐渐取代法国成为当地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当地中国企业反西方的态度让新政权有了经济上可靠的选择,使得法国的「战略自主」遭到严重挑战。2023年8月7日,更有多名法国国会议员发表声明表达对萨赫勒地区的关切,这是由于法国在萨赫勒撤退的场景,唤醒法国菁英1954年在奠边府战役之后撤出越南时的记忆。
在欧洲东线的俄乌战争尚未有定局之前,萨赫勒地区的政变和人道问题将成为西方国家的新挑战。东西方势力透过代理人在萨赫勒地区的斗争,无论胜败为何,动乱和贫穷将成为极端主义的温床,并且进一步促使难民北上越过地中海,重演当年越南难民出走的情景,原先作为俄乌战争大后方的法国势必得转移资源,欧洲不免将陷入两线作战的情势。今日法国在萨赫勒地区面对的问题,无法仅依靠军事与科技的能力作为解决方案,需要的是以文化与社群的精细耕耘,才有可能排解自殖民时代留下的负面资产。
瓦格纳首脑群的消亡,看似在短时间会中断在萨赫勒地区的行动,但是俄国在萨赫勒地区的军事活动仍以政府主导,并不会受到根本性的冲击。2018年,俄罗斯便在中非派驻精锐的俄罗斯国民卫队(National Guard of Russia);2022 年 1 月 7 日,派驻马里的军事顾问团也是以正规军为主。俄国以正规军取代瓦格纳雇佣兵,未来有助于中俄之间的协调,避免民间军事公司的不受控制而造成下一个中非矿区事件,中长期而言仍有利于中俄的地区合作。
「第三断层带」加速多极化世界
「金砖峰会」之后,原先东西对立的地缘政治格局将进一步转移,在萨赫勒问题的延烧之下,「南北分岐」的议题会继续分散西方的注意力。中国在「金砖峰会」新接纳的六个国家中有五个位处于「第三断层带」:非洲的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印度洋沿岸的伊朗、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这将大幅拉近南北之间地缘竞逐的实力比,以及增加中国应对「去风险化」的韧性。
在传统的权力比重上,金砖国家与西方国家不易于短期间内追上,但是「南北方岐」造成的「第三断层带」将能分散西方国家的注意力,被动的加速多极化世界的形成。在俄乌战争的立场上,金砖国家的歧异逐渐消解,西方国家对于乌克兰战场的停滞却逐渐不满,各国的质疑声浪也逐渐涌现。在俄乌战争结束之前,欧洲国家得顾及萨赫勒地区,美国得警惕伊朗和沙特和解后的在中东地区的反西方效应。「南北分岐」将成为多极化世界的推手,也考验着相异的两种秩序观如何看待地缘政治和全球发展的挑战。
作者
-
作者为《中美印象》特约撰稿人,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候选人,台湾丝路文化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