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能否成功保持平衡?
作者:文:林洋(bonny-lin)|译:m-jiao
2023-06-01
【编者按】乌克兰危机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随着各方立场和利益地不断调整,中国在这场危机中的平衡也面临挑战。一方面,中国在涉及他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通常保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面对和俄罗斯的“友谊无上限”和与乌克兰的经济贸易联系,中国亦有自身利益和考量因素。随着乌克兰危机影响逐渐向全球蔓延,中国将何去何从?中俄关系又将如何左右中国对俄乌战争的态度与立场?针对该议题,本文特翻译林洋(Bonny Lin)于2023年5月17日发表于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网络版上的文章以飧读者。
【作者简介】林洋(Bonny Lin),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实力项目主任、亚洲安全高级研究员。
4月21日,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宣称,克里米亚是否属于乌克兰,“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他还表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国际法中不具有作为主权国家的有效地位”,不仅质疑乌克兰主权地位,还进一步将曾隶属于苏联的多个国家囊括在内,无异于火上浇油。这些极具煽动性的言论受到广泛批评,欧洲议会80名议员敦促法国政府驱逐卢沙野。对此,北京试图淡化处理,并表态称这仅代表卢沙野个人观点。
在卢沙野表达上述观点五天后,中国国家领导人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许诺已久的通话。一些分析人士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将减低卢沙野言论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人怀疑这位驻法大使故意放话,以刺探中国作出类似官方表态的情况下,欧洲将会作何反应。在两国元首通话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五月初出访德国、法国以及挪威。本周,负责中国政府处理乌克兰问题的新特使李辉将访问乌克兰、波兰、法国、德国以及俄罗斯,并与各国讨论如何达成“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目标。
在上述事态发展中,北京难以平衡相互冲突的目标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中国力求优先考虑与最强大的战略伙伴俄罗斯的关系,这导致它无法秉持中立,立场偏向俄罗斯。与此同时,在中美关系恶化无可挽回、中国政策制定者对此日益悲观的情况下,对中国愈发重要的目标是保证欧洲不加入反华阵营。这促使中国试图把自己塑造成中立一方,减少对俄罗斯给予的部分支持。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北京发现这一立场难以维系,在最亲密的战略伙伴实力被削弱的同时,中国自身也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环境。
因此,中国从置身事外转而开展斡旋,试图推动俄乌双方展开谈判。它围绕全球安全问题提出设想,就乌克兰问题发布立场文件,并任命一位特使与俄乌冲突各方保持接触。中国似乎还尝试各种方法,把乌克兰冲突归结为长期以来的复杂历史原因,以动摇他国对乌克兰的援助、维护俄罗斯利益。然而,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意味着北京或将高调行事,但收效缓慢。它也许仅能做到树立起有益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无法在公平的、为俄乌双方所接受的条件下,担负起结束战争的使命。
错误预测
去年,在俄罗斯侵略战争爆发后不久,中国即有权威专家围绕战争的影响和走势作出评估。很多人起初认为战争很快会结束,有些甚至预测战争的地缘政治影响不会触及欧洲以外地区。
即使俄乌战争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这一点已经很清楚,中国国内的主流观点仍认为中国不应卷入冲突。战争开始一个月后,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国内知名战略专家们齐聚北京,研讨俄乌冲突对全球秩序的影响,这其中包括《超限战》(该书1999年出版,主要内容是不涉及军事行动、不使用致命方式的新型战争形式,有较大影响力)的作者乔良等。据专家们研判,冲突不太可能立即结束,战争长期化将对中国有利。他们认为,为把危机转化为与俄罗斯、美国以及欧洲重塑关系的机会——三个国家都会为持续的战争付出更大代价,中国应保持中立。
中国战略专家们赞成向俄罗斯提供秘密援助,以帮助俄罗斯维持战争和维护俄社会稳定。但他们不建议北京的立场完全倒向俄罗斯一方。北京可以借俄乌冲突的契机,缓和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尤其要善用拜登总统在任期间,这将比未来可能到来的特朗普政府胜算要大。
他们还建议北京在战后发挥更大的外交作用。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应与大多数国家站在一起,支持如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并以有益于自己的方式对国际问题作出回应。专家们还呼吁中国承担更多责任,包括担任国际问题调停人、制订新型国际秩序的规则等。
中国高层领导人是否完全认同这些专家观点,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的许多建议获得采纳,比如,中国试图把自己放在俄乌冲突中立的位置。2月份发布的中国对乌克兰立场文件,也采用了专家们提出的尊重国家主权及摒弃冷战思维的观点。
对于北京能否让战争为己所用,持谨慎乐观态度的学者们很快被现实反驳。尽管中国作出努力,大多数发达国家仍将中国的立场视为极度亲俄。许多中国分析人士担心这种看法会影响中国在欧洲的形象,使欧洲政府及公众将中国视为敌人。此外,在俄乌冲突持续的情况下,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国处理乌克兰问题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世界的担忧——北京是否有意对台湾使用武力。这种担心增强了国际社会对台北的支持,同时让中国自身的安全环境日益恶化。
到2022年中,中国专家们已认为战争的持续只会损害中国利益。国内主流观点将乌克兰战争视为北约支持的代理人战争,以削弱俄罗斯为目标,而俄罗斯却是中国对抗西方压迫和围堵的友国邦。许多人提出美国才是战争的赢家,美国在支持乌克兰军事行动中获得宝贵经验,比如,对俄罗斯实施具有威慑性的制裁将来可用于对付中国。与此同时,俄乌冲突使华盛顿有机会激活及加强美国与欧洲及其他国家的盟友关系。在中国学者们看来,毋庸置疑,乌克兰战争削弱了俄罗斯实力,但他们不确定的是,美国或欧洲是否也付出了同等代价。
过去一年里,乌克兰战争愈发让北京担忧。俄罗斯面临来自乌克兰顽强的军事抵抗,武器弹药库存不足,美俄可能爆发直接冲突,核战来临似乎不是没有可能。对此,中国无法坐视不理。中国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俄罗斯认为本国有战败风险,它将诉诸核武器。中国媒体报道了俄罗斯反复抛出的核威胁,及参加2022年10月俄罗斯军演的俄核战略部队。然而,在北京看来,使用核武器的威胁不仅来自俄罗斯,同样也来自北约,在俄罗斯举行核力量演习时,北约在同一时间开展核威慑演练。
北京不断提升关于乌克兰战争的调门凸显上述担忧。在11月接待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期间,中国领导人称,国际社会应“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倡导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防止亚欧大陆出现核危机”。同月晚些时候,在巴厘岛与拜登总统讨论乌克兰危机时,他表示“冲突战争没有赢家”,“大国对抗必须避免”。
中国对于乌克兰的担忧也反映在本国媒体的新闻报道里。12月,一家国内报纸刊载了俄罗斯专家的观点:乌克兰冲突可能在2023年引发美国和俄罗斯的直接军事对抗。中国媒体还将发生在3月中旬的事件——俄战机撞毁一架美侦察无人机——视为美俄或将爆发冲突的证据,西方分析指出这是美俄军方首次实体接触,也被中国媒体机构转载。
与此同时,北京察觉到西方对于乌克兰支持出现分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是中国国家安全部下属的知名智库。2月下旬,该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西方领导人“有可能反对对乌克兰进行长期援助,并对此感到厌倦”。这份报告指出,德国、法国及英国领导人已开始向泽连斯基施压,敦促他与俄罗斯进行谈判,同时美国也出现中止援助乌克兰、呼吁达成和平协议的声音。4月份中国领导人与泽连斯基通话也与上述看法吻合。中国领导人在通话中说,针对俄乌冲突,“现在各方理性的思考和声音在增加”,因此“应该抓住契机,为危机的政治解决积累有利条件”。
面对乌克兰局势发展,以及国际社会不断施压中国勿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毅在2月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出警告,称俄乌冲突可能“扩大化、长期化”。他使用了中国领导人的表述称,冲突战争没有赢家,“这场冲突不应再继续下去了”。不久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表示,中方对冲突“可能失控”感到忧虑,这是北京首次使用类似表述。
路线修正
随着对乌克兰局势的认识发生变化,北京不断调整策略。近几个月来,它谨慎地从边缘区域步入角力场,尤其有意把自身塑造成可以解决国际冲突的关键参与方。2月21日,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其中列举中国领导人就如何解决世界面临的安全挑战的政策主张。该文件承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它批评美国扩张全球影响力,承诺改变在美国领导下地区和全球紧张局势“频繁发生”的现状。
三天后,中国发布乌克兰问题立场文件,阐述政治解决俄乌冲突的行动倡议。该文件与俄罗斯持有的立场呼应,甚至不使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侵犯乌主权这样的表述。但它也似乎顾虑到乌克兰的利益,比如,文件提及需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另一边赢得一次外交胜利。3月10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宣布,两国全面恢复外交关系。沙伊两国宣称,这项历史性突破是在中国领导人“高尚的提议下”达成的,代表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取得的首个胜利。而事实上,中国并不是两国恢复外交的发起国,早在2021年,美国即推动双方举行会谈。中国充其量只不过为两国弥合分歧提供了友好场所,并作为中立方,说服双方秉持诚意开展对话。这场外交胜利或许让北京过度自信,认为在其他外交战线也可有所斩获。
在此背景下,北京加大在乌克兰的动作。3月初,在会见俄罗斯坚定盟友、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后,中国领导人前往莫斯科与普京本人会面。3月下旬至4月,中国领导人与多国领导人会晤,讨论乌克兰问题。期间,他不仅寻求与欧洲国家交流看法,还传递重要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比如,巴西总统卢拉呼吁建立主要由中立国家组成的“和平G-20”,并希望该机构牵头外交斡旋。4月下旬,中国领导人应邀与泽连斯基通电话,并委任一名乌克兰问题特使,负责与各方沟通、推进政治解决方案结束冲突。
总体而言,在中国看来,上述外交活动可让北京在决定乌克兰战争走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迄今为止,北京认为乌克兰战争受到美国操控,冲突持续不断。借助外交活动,北京可平息外界批评,开启俄乌冲突新的叙事,并可能影响乌克兰局势发展,以有益于通过北京的方式让俄乌冲突落下帷幕。北京也具备实力让冲突各方坐下来会谈,并以此为筹码,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他们尊重中国的利益。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宣称,支持美国保卫台湾不符合法国的利益,作出如此表态,部分原因可能是巴黎希望看到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寄望过高?
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开展外交行动,使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要看接下来北京采取的措施。目前它尚未提出解决乌克兰冲突的具体方案。如果参照它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或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外交中的表现,我们不要指望中国会提出有新意的外交方案。北京或许可以让俄乌双方在谈判桌前坐下来,但要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国可以真正成为公正的调停人,北京还需作出更多努力。
中国着力突出自己“中立”立场,通过促成直接对话寻求达成和平,但将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美国和北约说成是“拱火浇油”,也是北京希望传递的核心信息。这种叙事意在联合发展中国家,使美欧关于国际社会应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入侵的说法站不住脚。
现实是若外部给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支持干涸,乌克兰无法继续开展军事行动。美欧已提出让更多此前未给予援助的国家帮助乌克兰补充武器库存,然而,如果这些国家对军事援助存有疑虑,北京关于开展对话的提议将对基辅产生巨大影响。此外,在中国提议立即停火的情况下,仍然控制着相当部分乌克兰领土的俄罗斯将有机会巩固战果。
中国持续变化的外交政策也对乌克兰不利。北京一方面强调尊重国家主权,另一方面拒绝将冲突定性为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入侵战争,这一矛盾正由中国学者着手解决。一些学者提议,主权和领土完整应仅作为中国应平衡的12项核心原则其中的一项,换言之,这一条既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完全需要遵守的原则。
然而,如果中国有意坚持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质疑的立场,卢沙野对前苏联国家主权的怀疑或许是解决办法。在他的讲话在国际上受到广泛批评后,中国除了否认他所说的代表官方立场外,尚未进行任何形式的惩戒,这本身很说明问题。上周,中国外交部甚至还出面维护卢沙野,称他将被召回国内是“假消息”。
卢沙野所说的与中国官方一再表示的两点立场相似:俄罗斯是基于“合理安全关切”对乌克兰动武,以及乌克兰危机之所以产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现实原因”。换言之,北京可以说俄罗斯2022年的入侵并非乌克兰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形下,俄罗斯不是唯一的侵略者,要解决俄乌冲突,必须回溯历史,回到当乌克兰(及克里米亚)仍属于苏联的时期。由此,任俄罗斯保留已占领的乌克兰领土,这样的政治解决方案更易被接受。
中国无需坚持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是正义的战争,西方很可能无法接受这样的观点。它只需隐瞒战争起因,以动摇美欧占据的道德制高点。随着战争持续,北京或将寄望于西方内部出现分歧或展现疲态,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此向西方施压,尽快结束战争。俄罗斯和乌克兰军事能力不断被削弱,双方也许都在寻求机会停止战争。
可疑的调解人
国际社会不应对中国的促和寄望过高,不可松懈阻止俄罗斯加剧侵略战争的努力,或为停止冲突创造条件。中国或将高调介入乌克兰局势,但可能面临收效缓慢,实质进展存疑的结果。
北京已预料到,达成任何形式的政治解决方案都面临巨大困难,并且不想因失败而受到批评。与此同时,对于在过程中能够取得的任何进展,北京希望可以说有自己的功劳。这两种矛盾的态度在习近平的讲话中得到体现。他说,“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随着冲突进一步升级,中国不能“隔岸观火”。
如若莫斯科拒绝配合北京的外交提议,亦未有迹象表明北京会让俄罗斯付出代价。今年3月,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其中包含所有核武器国家都不应在境外部署核武器的内容。但数天后,普京宣布在白俄罗斯部署核武器,北京对此也未提出批评。
接下来,中国将谨慎行事。对于除促成俄乌回到谈判桌以外的其他任何行动,北京将十分慎重。事实上,它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在平衡相互冲突的重要外交政策上,在维持与莫斯科关系的同时,又要避免完全失去欧洲国家的支持,小心把握尺度,免得授人以柄。在外交过程中,中国希望显示自身的能力,也想避免在过程中被视为偏袒其中一方。
如果北京最终就结束俄乌冲突提出具体方案,即使是看似立场中立的方案,比如冻结冲突,也可能对俄罗斯更有利。北京显示出希望在外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的愿望,但事实上它在这方面缺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