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拜会’对当前紧张的中美关系止跌回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仝馨
2022-11-18
【编者注】11月14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印尼巴厘岛会晤。‘习拜会’释放了积极信号,传递出缓和两国紧张关系的氛围,但亦有专家表示,会谈成果虽大,但要警惕美继续打“台湾:牌”。本期简报聚焦中国、美国及其盟国媒体对中美元首会谈及其成果和影响的相关报道和评论。
中国媒体
11月14日,微信公号「补壹刀」发表题为“3小时12分钟,中美元首会晤释放这些重要信息”的文章。文章多次引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的讲话并对其内容进行阐释。文章指出,中国领导人称中美双方应“找到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同时,中国领导人亦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拜登在会晤开场白中亦谈到避免中美“冲突”的重要性,并称“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文章提到了拜登的“红线说”,即双方需要做的是弄清楚两国交往的“红线”,避免冲突和对抗,扩大合作。文章称,虽然一次会晤不太可能产生重大政策突破,甚至可能在全球重大问题上存在普遍分歧,但“有争议的对话”好过“根本无对话”。文章指出,此次两国元首会晤整体而言是“深入坦诚”和“建设性的”,但其亦指出对美方同以往一样说一套做一套、行动力不足的顾虑。
11月15日,微信公号「中美聚焦」发表题为“管控中美分歧–拜登未来两年需要更努力”的文章。文章称,“习拜会”上拜登强调美中能够管控分歧,避免和防止由于误解误判或激烈竞争令双边关系划向对抗甚至冲突,这一发言体现了拜登政府“管控”和“稳定”美中关系的积极意愿。文章指出,中美双方都有责任向世界展示两国管控分歧的能力,但在未来两年中,拜登处理美中关系将面临三大挑战:1)共和党掌控众议院后对其施压采取更强硬的对华政策;2)2024年选举战中党争将令比拼“中国牌”升级;3)其未来两年仍坚持内政优先的外交路线并注重在外交上有所建树,巩固和完善以竞赢为目标的战略布局。
11月15日,微信公号「占豪」发表题为“美国围堵中国又一轮大失败!多国排队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文章。文章称,本次G20峰会上以拜登为首的国家领导人“排着队与中国元首会晤”,包括日本、韩国、印度、法国、澳大利亚等。文章指出,此次峰会包含关键细节:峰会前一天的“习拜会”向全球释放积极信号、“喜欢迟到”的拜登准时赴约、会见地点是中方的代表团驻地意味着中国占据主动优势、本次会晤是中美两国元首三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文章指出,拜登会晤时的“小跑”和“双手来握”体现出他对于此次双方会晤的热切期待。同时,文章从美国的内政问题、外交层面、俄乌战争问题、地区问题、气候问题等多个问题上阐述了美国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美国“纠集西方力量围堵中国”无益于达成其政治目标,因为从各国与中国会晤的积极主动来看这些“捣乱和阴谋”已遭遇“又一轮大失败的局面”。文章称,拜登之所以展现出“积极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心态”,是因为在上述这些重大问题上,美国都“已经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
11月15日,微信公号「牛弹琴」发表题为“演讲之道!中国领导人的这篇G20讲话,针对性极强”的文章。文章从中国领导人演讲内容的角度分析了其在G20峰会上展现的“演讲之道”,指出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讲话标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约2500字长度。文章列出了讲话的十大看点,包括中国对世界局势的判断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重要意义、对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的讽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目标、印尼谚语的引用和对各国团结共生的祈盼、更加普惠和有韧性的全球发展、遏制全球通胀、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落实向低收入国家转借特别提款权进程、反腐败国际合作、反对单边制裁、共同应对粮食和能源问题挑战。文章指出,本次G20讲话传递出极高的演讲技巧和博弈精神,表现了中国的外交艺术。
11月16日,微信公号「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发表题为“中美元首会晤:美国针对中国的政策表述出现新变化”的文章。文章称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中美元首会谈为“举世瞩目的大事”,并报道了其历时3小时12分钟,超出了原定时长。文章引述了CNN的分析文章,表示“双方领导人会晤后,‘世界可以松一口气了’”。文章通过对多位专家的采访,从信号、成果、意义、期待四个方面分析了“习拜会”传递出的最新政策动向。在信号方面,文章认为中国二十大和中期选举的结束标志着两国已各自完成国内的重大议程,现阶段目标就是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文章称,此次会谈担负了“摸底”功能,从其传递出的信号看,拜登政府对中国政策有所缓和。在成果方面,文章认为美国座位安排中,拜登左手边的位置由以往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换为财长耶伦,预示着“广义的经济事务正在成为美国外交的重点”。在意义方面,文章指出此次会谈具有“明确意图、划清红线、探讨合作”等助益,面对面交流令双方关系发展更加具有可控性和稳定性。文章亦指出中美恶性竞争和对抗将导致美国工商界、经济、盟友国外交遭遇重大打击。在期待方面,文章表明中国对美的最重要期待是“言行一致”,包括不利用“台海问题”作为遏制中国的工具。
美国及其盟国媒体
11月14日,The Guardian发表题为“美中两国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的五个关键点”(“Five key takeaways from Biden and Xi’s first meeting as leaders”)的文章。文章指出,“习拜会”是美中两国领导人执政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两国领导人希望借此会谈缓和由于台湾问题和贸易战令两国关系降至几十年来最低点的紧张局势。文章指出会谈中五个细节,包括中国领导人与略感风寒的拜登握手、拜登称中国对台政策过于激进、拜登称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并未改变、恢复气候变化合作,以及北京和华盛顿对莫斯科核威胁的共同关切。
11月14日,Jordan Fabian, Justin Sink, Jenny Leonard在Bloomberg上发表题为“聚焦巴厘岛G20峰会‘习拜会’关键点”(“Biden and Xi Finally Met at the G-20 Summit in Bali. Here Are the Key Takeaways”)的文章。文章指出,美中两国领导人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三小时会谈中试图缓和长期酝酿的紧张局势,因为两国发现双方已逼近危险、直接的经济和军事对抗。文章称,两国领导人在本次会谈中承诺恢复正常沟通渠道,并警告俄罗斯不要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不过在台湾问题、人权议题和贸易政策等其他关键问题上,双方仍存在分歧。文章指出双方元首会晤中值得关注的五点包括:1)拜登会后告诉记者他并不认为中国近期会攻击台湾(“Biden telling reporters afterward he doesn’t see “any imminent attempt” by China to attack Taiwan.”);2)拜登指出中国领导人也对莫斯科可能使用在俄乌战争中使用核武器表示反对,并同他一样谴责俄对基辅的袭击(“Biden scored a victory when Xi jointly voiced opposition with him to Moscow’s potential use of nuclear weapons amid fears Russia could deploy a “dirty bomb” in Ukraine, and blame the attack on Kyiv.”);3)拜登称此次会谈是双方均秉持着“坦诚”(candid)和“清晰”(clear)的态度;4)拜登在会谈中指出中国领导人有义务阻止北韩核试验;5)美中两国共同强调在气候领域合作的重要性。
11月14日,Evan Osnos在The New Yorker上发表题为“美中两国领导人降低台湾战争的风险了吗?”(“Did Joe Biden and Xi Jinping Lower the Risk of War over Taiwan?”)的文章。文章称,尽管美中两国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双方都未做出让步,但会晤本身代表着美中关系在其风雨飘摇之时迈出了积极一步。文章指出,两国元首在巴厘岛君悦酒店面对微笑的握手传递出“美中关系向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的回归”(“a return of China-U.S. relations to a healthy, stable track of development”),尽管这一“回归”中裹挟着人权、贸易战、芯片战等众多敏感问题。文章称,当前美中双方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台湾的未来——在这一点上,双方在会谈中均表示不会通过谈判降低冲突风险。文章称,在“习拜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拜登重申“政策没有改变”(“Biden reiterated that the policy “has not changed,”),并表示其认为中国近期不会有入侵台湾的企图(“I do not think there’s any imminent attempt on the part of China to invade Taiwan,”),中方则在会议纪要中表示希望美方“言出必行”(“It is hoped that the U.S. side will live up to its words.”)。文章亦引述了拜登在记者会上的评论,称其不认为美中进入“新冷战”(“But I do not believe,” Biden went on, that the U.S. and China have entered “a new Cold War.”)。
11月17日,Howard W. French在Foreign Policy上发表题为“勿盲信美中关系缓和炒作:笑容和握手并未化解台海争议”(“On a U.S.-China Détente, Don’t Believe the Hype: Smiles and handshakes won’t erase Taiwan tensions.”)的文章。文章指出,全球似乎都乐见刚举行的氛围良好的“习拜会”,因其似乎显示美中关系在长期紧张局势后得到缓和:两国元首都展现出真挚灿烂的笑容、中国领导人暗示俄国入侵乌克兰并不赞成俄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Hinting at Russia’s invasion of Ukraine, Xi, for his part, expressed disapproval of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in war”)、中国承诺将恢复与美国的气候合作等。但文章称,这一氛围可能只是受近期一些事件影响的假象,比如拜登所在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的强劲表现和中国领导人的成功连任。此外,文章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糟糕状态,与美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使其经济成功仰赖的贸易和投资都面临风险,这些因素令中国不希望被世界孤立,而“习拜会”为和解提供了契机。但同时,文章称微笑和优雅无法掩盖一个基本事实:美中两国领导人会晤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即是“台湾”,中国领导人称其为“中国的核心利益”,任何美国政府和军方企图保卫台湾免受攻击的政策都将被中方视为挑衅(“China will almost certainly treat this as a provocation”)。文章指出,中国领导人很可能在放弃权力之前在台湾问题上做出一些“有形的贡献”(“deliver something tangible on Taiwan”),因此如果华盛顿对台目标是维持民主、避免战争,那么很难确定其在台湾问题上的最佳选择。文章称美中两国似乎正就台湾未来发生冲突,而会晤中的微笑和握手几乎并未改变这一现状。
小结
从报道和评论来看,美中两国对G20峰会期间的“习拜会”及峰会报道重点各有侧重,但对台湾问题表现出高度关注。总体来看,中方媒体的报道和评论重点在于强调“共识”的可能性,而美方及其盟国媒体的重点则在于承认“分歧”的存在。中方媒体重点抓取的会晤细节包括两国领导人见面和交流时的表情和动作、会谈座位安排、时长、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内容,美方及其盟国媒体则聚焦两国领导人会谈的话题、对此前造成两国紧张局势的事件回顾、拜登针对中国的评论。具体来说,中方媒体报道意图在于呈现此次面对面会晤传递出的“积极信号”,包括中方对美中关系缓和的关切、各国与中方展开的友好会谈和积极合作、中国对推动全球发展做出的贡献等。同时,针对中美两国交往,报道重点引述中国领导人的发言,强调中方的友好和合作建立在台湾问题这一政治红线不被触碰的基础上。美国及其盟国媒体则阐释和分析了两国领导人会面谈到的敏感话题,以及在这些话题上表达的态度、意见,是否存在共识和分歧。这些话题包括人权、台湾问题、贸易战、芯片战、俄乌战争、北韩核试验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及其盟友媒体提到拜登认为中国现阶段对台政策较激进、中国领导人在谈话中暗示俄对乌战争为“侵略”、不赞成俄对乌使用核武器,这些内容并未被中国媒体报道。此外,尽管中国媒体和部分美国及其部分外媒指出“习拜会”的顺利举行象征美中关系向“回归”迈出积极的一步,并引述拜登在记者会上的发言,称其不认为美中进入“新冷战”,但许多美国及其盟国媒体仍指出,美中关系缓和的关键在于台湾问题,但鉴于现阶段美国对台政策仍是希望强化其军事力量以避免战争、保持民主,而中国则希望美国在其声明的一个中国政策上“言行一致”和不干预台湾事务,台湾问题依旧可能是造成美中两国分歧和对抗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