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傅高义先生遗志——中美学者倡议两国更好管控分歧加强合作
作者:傅高义、宋怡明、陆伯彬和王缉思 来源:环球时报
2020年12月20日,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先生(Ezra Vogel)在接受一场手术后,因治疗情况不理想而突然辞世。
作为傅高义先生生前最后的学术项目之一,他呼吁管控美中竞争并推进更广泛的美中合作。去年4月傅高义先生开始与北京大学王缉思教授商议,着手起草名为《走向美中关系的优化管理》的倡议,但他在去世前未能定稿。傅高义先生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两位同事——宋怡明(Michael Szonyi)与陆伯彬(Robert Ross)对他的最终草稿进行了编辑。在保证文稿清晰与准确的同时,两位教授也力求忠于傅高义先生对美中关系做出的努力及其愿景。
傅高义先生所期望的是撰写一份能获得两国学者支持的共识性文件。作为他的美国同事,宋怡明与陆伯彬认识到他的声明没有提到美中关系中一些更为重要且棘手的议题。但是,《走向美中关系的优化管理》这份倡议确实传达了一些他们与傅先生共同的信念:美中之间的战争将给两国带来巨大伤害;不加选择的“脱钩”无法解决双边关系中的问题;如果我们期望解决诸如气候变化和全球卫生在内的许多迫在眉睫的全球性议题,合作将是至关重要的;学者、记者及许多其他群体间持续的正当交流对健康的美中关系而言不可或缺。
正如傅高义先生生前所写,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在2021年1月上台,双方获得了调整双边关系的管理方式、降低冲突风险、增进合作并追求共同利益的机会。中美应在明确符合双边利益的领域合作,采取措施避免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在国际治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上达成共识。
现在,两位美国学者发起美方签名提议,希望展现对傅高义先生不懈努力之精神的支持。多位中国学者对傅高义先生的倡议予以积极回应,阐述了他们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和期待。我们现将这份倡议文件公之于众,并以这种方式来纪念尊敬的傅高义先生。(倡议计划后续工作由宋怡明、陆伯彬和王缉思共同推动)
走向美中关系的优化管理
【美】 傅高义
2020年,美中关系跌到了自两国于1970年代初期重新接触以来的谷底。我们没有携手抗疫,而是就新冠病毒的来源相互指责。我们没有通过合作来维持稳定的国际经济关系,而是继续了贸易战,扰乱了供应链,并给世界各地的商业带来了不确定性。我们没有增加在各自国家的记者数目以促进相互理解,而是实施了新的规定限制记者数量。学术交流被大规模削减,围绕台湾与南海的摩擦愈演愈烈,两国间发生灾难性冲突的可能性已经上升。上述这些发展不符合两国利益。
鉴于两国间的广泛竞争、持续升温的摩擦、两国领导人与两国公众的不同观点,双边关系或许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巨大改善。但是,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在2021年1月上台,双方获得了调整双边关系的管理方式、降低冲突风险、增进合作并追求共同利益的机会。
两国的政治势力将使推进双边合作困难重重。在压力之下,候任美国总统拜登将会确保他对中国的态度不会比其前任看起来更软弱。在中方不愿意就解除美国企业在华限制让步的情况下,拜登不太可能移除贸易壁垒。许多美国领导人认为美国公司在中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且认为尽管中国近期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有所进展,但总体上仍属懈怠。中国官员则认为他们应当对美强硬,且不应向美方的诉求妥协。他们同时也认为美国试图干扰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然而,两国其实是能够避免这一导致两败俱伤、制裁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的。
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在明确符合双边利益的领域合作;二、采取措施避免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三、在国际治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上达成共识。
在明确符合共同利益的领域合作
1.重启双方在2016-2020年期间断绝的联系
为了处理两国间的现有议题,我们应当在四个层面加强联系:高层领导人;负责处理重大议题的高级外交官和军事领导人;身处中国、美国及各国际组织等不同位置的事务性外交官与专家;私营部门,包括商业团体、学者、学生以及其他公民团体。
高层领导人: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候任美国总统拜登在各自担任国家副主席(副总统)时曾有过数十小时的交流。他们能为两国之间的关系定下基调,并开始为不同议题设置事务性合作议程,进而为解决关键政策议题打下基础。
政治及军事领导人:在如何避免意外事件方面,两国的军方代表已经举办了成果丰硕的会议。下一步的对话应当关注两国如何能在台湾、南海、西太平洋及中东及东北亚的核扩散等其他议题上避免冲突。美国可以减少中国对其邻近海域安全的顾虑,而中国则应当消除美国及其他国家对东亚海域航行自由的顾虑。
职能层面的联系:当前,两国政府内部专家间对话已陷于停滞,包括在医疗、气候变化、核扩散、能源安全、国际贩毒、人口贩卖等领域的联系。这些联系应当尽快重启。这也应包括重启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美国驻成都总领馆、给双方总领馆及大使馆补充人员、恢复美国在中国的富布莱特项目及和平队项目。在过去几年内新增的针对记者的签证限制也应当被移除。
2.在环境议题上合作
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它已承诺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已在风能和太阳能开发以及电动汽车领域取得快速进展。而美国对目前的全球大气污染负有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责任。拜登已承诺将致力于使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北京与华盛顿的上述承诺为两国间的合作、同他国一道推进科学信息共享以及增强对全球变暖的调控提供了基础。鉴于空气质量是中国领导人当前的核心关切之一,且美国技术可以为中国的环境保护提供帮助,空气质量议题将可以作为推进两国双边合作、在世界范围内改善全球环境及合作应对全球变暖的良好起点。
3.在公共卫生领域合作,包括控制流行病大暴发
许多美国和中国专家已在卫生领域进行了合作。美国在医学科学以及医疗健康服务的许多领域领先于中国,但中国在利用卫生数据以及数字医疗方面更为先进。此外,中国的巨大体量以及某些特定疾病的流行使其能够实现医学进步,从而帮助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民。鉴于新冠病毒是全球性议题,美中合作对于为全球提供控制病毒的疫苗及药物至关重要。
避免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
改善美中关系需要一定时间。与此同时,避免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首先,两国必须避免军事冲突。这需要两国根据彼此的安全利益相互适应并保持战略克制。其次,尽管存在大量的经济利益冲突,两国必须保持强健的经济联系与技术接触。美中两国必须合作以维持全球金融稳定。两国也应携手确保不断变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再次,两国应在人道主义事业和教育交流领域保持合作。
国际制度
美中竞争必然影响国际制度。符合两国利益的做法是去发展能够减少两国冲突的国际制度,并寻找携手推进具备广泛基础的全球合作的途径。
未来几十年,美中两国间的一个关键议题是:两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在国际组织中合作,以及将在多大程度上分别建立各自的(国际)组织。某些中国官员认为,是美国阻挠了包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给予中国凭借经济成就而应享有的重要地位。
中方已主动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并提供资金,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及与个别国家建立的新联系。亚投行已努力去做到兼容并包,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规则。但由于担心亚投行可能被用于追求某些国家目的,美国选择了不加入,并劝阻其他国家加入。该决定在美国已被广泛承认是一个错误。
中国还提出了在欧亚大陆及其他地区建设大量基础设施援助项目的构想,即“一带一路”倡议。尽管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部分内容还存在着合理的质疑和批评,许多国家已从其项目中获益。美国须更平衡地看待“一带一路”倡议。美中在改善全球基础设施领域中的竞争与合作将使中国、美国乃至全球受益。如果美国企业能够参与到联合建设项目中,项目的质量和美中关系都将得到改善。
学者的角色
两国政府都应欢迎学者从事合理合法的学术活动。对学者及相关学术活动的威胁将严重损害两国间的健康关系。虽然可以预期的是,两国都将寻求保护本国及其公民免遭间谍活动侵害,但对学术交流施加不合理、不加区别的限制将无益于解决问题。
我们相信,两国学者可以在广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力合作,为美中合作做出贡献。在中国和美国工作的学者都希望自己的国家繁荣,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的国家需要同对方以及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合作。我们相信,符合两国学者利益的做法是:通过管控分歧和共同努力来建立稳定的机制,帮助管理竞争,加强两国合作,积累并分享知识。(本倡议由傅高义先生起草于2020年12月)
来源时间:2021/2/5 发布时间:2021/2/3
旧文章ID:2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