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竹:回望国殇

作者:李岩竹  来源:中美印象

《后浪看中美》第五期
     【今年疫情爆发,中美关系成自由落体,对于我这样一位湖北疫情的亲历者和一直来往于中美两国的人来说,今年着实也是我人生的荒年,但今年5月的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我依然和往年一样安排和委托国殇墓园里的工作人员用康乃馨祭奠19位美国盟军将士。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中美蜜月期时我们讲这些历史的友情,是一种锦上添花;在疫情肆虐全球,中美关系的至暗时刻,我们更应回忆和铭记昔日的点滴美好,因为我坚信这些美好的历史将会支撑着我们探索新的契合点,走出黑暗!】
""
(图片说明:国殇墓园里盟军的墓地的全景)

7月7日是中国历史长河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

83年前的这个日子,山河破碎风飘絮;83年后的这个日子,千万学子走进考场。那场不久之前的疫情战将原本属于6月的高考日推迟到了流火的七月!在这个日子里,回播时光轴,重温一段峥嵘岁月。

腾冲,极地边城,西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毗连,市区距云南省会昆明606公里,距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著名军旅作家,原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将军到访腾冲时讲到:“腾冲是英雄之城,对于军人,这里也是光荣之地,生死之地,梦想之地.”

腾冲这座城的精髓是国殇墓园,它坐落于腾冲市西南1千米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1945年7月7日落成,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1942年5月,日军侵犯滇西边境,怒江以西的大片国土落入敌手,中国抗战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彻底截断。1944年5月,为了收复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国际运输大动脉——滇缅公路,使盟国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战役。远征军右翼军第二十集团军以6个师的兵力(含远征军直属部队)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血战南、北斋公房,接着又在盟军配合下,围攻腾冲城,与敌人展开殊死巷战,经过43天的浴血奋战,于1944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收复了抗战以来被日军占领的的第一座城池——腾冲。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远征军官兵阵亡9168名,盟军(美)官兵阵亡19名。

腾冲光复后,为了纪念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先生提出“理应丰碑伟塚,以祭英灵,状形绘声,传之史志”,倡议兴建陵园。工程于1944年冬动工,1945年7月7日(泸沟桥事变8周年)落成。全园占地面积37884平方米,园内遍布苍松翠柏,环境幽静,庄严肃穆。主体建筑由大门、忠烈祠、烈士墓塚 、纪念塔、盟军碑、中国远征军纪念广场、碑廊等组成,刻录有蒋中正、于右任、李根源、卫立煌、霍揆彰等军事将领及地方爱国人士的题额、楹联、挽诗、悼词和《答田岛书》、《告滇西父老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等重要碑记;园内立有3346块腾冲战役阵亡将士及19名盟军将士墓碑;另外还安葬有从缅甸南坎、腊戌、芒友等地迁于此的远征军将士遗骸;新建有长60米高4米的大型浮雕石墙一座、铜雕像10组;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一座。10多年前一部热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故事就源自于远征军的真实故事.

""
(图片说明:作者穿梭在远征军将士的墓地间,以中国传统的祭奠形式~用白酒祭拜各位英烈以表心中的敬意!)

2017年1月圣诞假,我从美国回中国第一次到腾冲!早上和几位抗战将领的后代从昆明开车出发一路下滇西,楚雄到大理吃午饭后继续往西,晚上7点抵达腾冲,去下榻的酒店时途径国殇墓园,当时让我很惊叹的是夜色下国殇墓园旁的商店都在营业,两旁的街道人来人往,与我以往知道的陵园周边环境完全不一样。车上一位抗日将领后代告诉我,国殇墓园是腾冲当地老百姓心中的神圣的庙宇,他们对此没有丝毫的晦气和恐惧可言。文革期间,红卫兵要进墓园打砸时,很多老百姓用和的泥巴覆盖住一个个墓碑,然后在泥巴表面写上“毛主席万岁”,所有的墓就这样得以保存下来了。

第二天,我们拿着提前预订好的菊花进入国殇墓园祭拜。 国殇墓园整个建筑群由纪念广场、纪念碑、英烈墓冢三个部分构成。以小团坡为起点,在其东北向的中轴线上,建有"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腾冲战区抗日烈士墓"和"抗日英烈纪念堂"及墓园大门。主体建筑以中轴对称、台阶递进形式,由大门经长通道循石级而上至第一台阶,再循石级而上,至嵌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之“碧血千秋”刻石的第二级台阶挡土墙,沿墙分两侧上至第二台阶,建有忠烈祠。忠烈祠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上悬“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悬“忠烈祠”匾额,走廊两侧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腾冲会战概要、告滇西父老书等碑文。祠内外立柱刻有国民党军政要员及远征军20集团军将领等人的题联、挽诗、悼祠。祠内正面为孙中山遗像及遗嘱,两侧墙上嵌有9618位阵亡将士题名碑石。

转过忠烈祠,拾级而上,是中国远征军二十集团军腾冲抗战阵亡将士墓园。在一座山包上,整齐排列着72列3000座墓碑,每一块墓碑上刻着阵亡士兵的军阶职务和姓名,每一块墓碑下掩埋着一个骨灰罐。

站在山坡上,看着排列齐整的墓碑,感慨万千。他们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队列,保持着战斗的姿态。这里没有人喧哗,只有风吹过林涛声声,好似战场上厮杀的喊声。阳光穿透密林光影闪烁,如同战场上刀光剑影。轻轻抚摸一块块嶙峋的石碑,就像战士铁骨铮铮。

令我印象最深刻是国殇墓园里的19位美国盟军将士的墓地,这里安葬着19位支援中国抗战的美国盟军军人。其中夏伯尔,中尉军衔,是滇西反攻开始后阵亡的第一位美军教官,年仅22岁;另一个叫麦姆瑞,美军少校,是盟军阵亡人员中军衔最高者。

远征军仰攻高黎贡山时,他俩分别配属54军和53军作战,先后牺牲在右路的灰坡战斗和左路的大塘子战斗中。据53军美军联络组长约翰·斯多德上校写给麦姆瑞妻子的阵亡通知书描述:5月20日,麦姆瑞少校所在营进行了一场艰难的战斗。为了便于观察敌人的火力点,他不顾自己的安全,暴露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敌人突然朝那里开炮,炮弹在麦姆瑞少校近处爆炸…

2003年冬,民间学者章东磐和几位朋友实地踏勘大塘子,几经周折找到了麦姆瑞少校牺牲的确切地点。后来,他们把这个故事拍成电视纪录片,片名就叫《寻找少校》。这部纪录片看得我泪流满面。片中的麦姆瑞的女儿在改革开放之前曾经想到云南看看她父亲曾经战斗和牺牲的地方,都已经到了中缅边境线了,但由于那时中国还未对外开放,少校的女儿只好失落地回去了,几十年后她才来到腾冲祭拜他的父亲麦姆瑞少校。
""
(图片说明:盟军墓地前的刻有布什总统来信的中英文版本的石碑)

在盟军墓碑正前方的石碑上刻着200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写给时任保山市(腾冲属于保山地级市管辖)市长熊清华先生的信!以下是信的原文和译文:

亲爱的市长先生:

自中美两国年轻的士兵肩并肩为驱逐日本侵略军而发动的怒江战役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60年了。

美国空军飞行人员在将生死攸关的重要物资空投给包围日军的盟军地面部队时,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拔最高的战场上,美国和中国的步兵一同攻击山上敌人的要塞。美国医务人员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来到受伤的中国士兵身边,为他们进行治疗。

1946年,为了表达对美国军人做出的贡献的感激之情,腾冲人民在埋葬着英勇的中国士兵的墓地里,也为牺牲的美国军人修建了一个纪念碑。60年之后,两国人民再次通过非常感人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行动,经过艰苦的努力,寻找和辨认每一位在此倒下的美国军人的身份和名字。今天,你们再次为他们修建了新的纪念碑。

为此,我代表全体美国人民,非常自豪地感谢云南人民为多年前献身的士兵所给予的荣誉。这个纪念碑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过去,也是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现在友谊的诺言。

我向您致敬,并带给您我最好的祝愿。

国殇墓园东侧就是滇西抗战纪念馆,纪念馆馆舍建筑采取框架结构,成“V”字形,寓为胜利之意,主展区采用多空间立体布展的办法,以抗战实物为主、兼顾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凸显了陈展效果和感染力。展厅分为: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二战兵人展、日军滇西细菌战罪行展、阙汉骞将军遗物展十个部分,展览面积5000多平方米,馆藏实物10万多件,展出实物22000件,图片1700张。中国远征军名录墙是纪念馆的主要附属工程,建于纪念馆西侧,全长133米,镌刻着10万多名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姓名。

对比国内抗战主题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有以下四个独特之处:一、纪念馆内的馆藏抗战文物10万多件,是馆藏文物较多、覆盖范围较广、代表性较强的抗战主题纪念馆;二、纪念馆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专项投资,为纪念远征军英勇抗战而建设的第一个纪念馆;三、纪念馆是政府投资建设与民间文物收藏进行深度合作的成功范例;四、馆内中国远征军名录墙镌刻有10万余名远征军将士名录,是全国抗战主题纪念馆中收集远征军名录最多、信息最全、影响力最大的名录墙。

""
(图片说明:作者在许本祯老人家听他口述当年亲历的抗战史.许老参加了滇西大反攻,在美军飞虎队机场任警卫连连长。背景里的照片是现任美国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国防武官的史达伟先生接见许老时的合影。)

首次的2017年1月腾冲之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被滇西抗战纪念馆聘为历史顾问,之后的每一年我都会去一次腾冲,祭拜国殇墓园里的英烈,看望健在的抗战老兵,和滇西抗战纪念馆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交流学习。求学美国的我知道每年的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Memorial Day)是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美国上下都会放假以此纪念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现役军人和老战士便排成长长的队伍前往墓地,鸣枪向阵亡将士致意,吹响军中熄灯号让死难将士安息。因此,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提前和滇西抗战纪念馆杨素红商议好,在花店预定康乃馨委托国殇墓园里的工作人员们特意祭拜这19位美国盟军英烈,因为这一天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在我们国家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与我们的军民并肩作战,年轻的他们也因此牺牲和长眠于腾冲这块滇西热土,永远回不到他们自己的祖国和亲朋好友身边了。祭奠他们,铭记山河飘零下的中美的历史友谊。

腾冲的机场名为驼峰机场,以此纪念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驼峰航线!美国有约1千5百名飞行员牺牲在这条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生命通道”的航线。因为特殊地形缘故,飞腾冲的航线是被称为民航界“秀技术,碰运气”的航线。在腾冲上空要降落时,多强的雷达系统设备有时都比不上过硬飞行经验,所以飞腾冲的飞行员都是技术最过硬的一批。即便如此,飞腾冲的航线因为天气原因晚点、取消,甚至飞到了在上空盘旋很久无法保证安全降落就只好返航的这些情况都很常见!去腾冲这么多次,我每次都能安全准时降落,有一次还提前落地了,当地领导朋友说这极为罕见,我也是着实幸运!开玩笑说想准时顺利抵达腾冲就请与我同行!我相信这是我和长眠在此的将士们的约定。我分别在不同的天气里走遍过国殇墓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那是一种浩然正气地洗礼,心中仿佛有一束光在激励着我积极向上和心怀感恩!

今年疫情爆发,中美关系自由落体,对于我这样一位湖北疫情的亲历者和一直来往于中美两国的人来说,今年着实也是我人生的荒年,但今年5月的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我依然和往年一样安排和委托国殇墓园里的工作人员用康乃馨祭奠19位美国盟军将士。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中美蜜月期时我们讲这些历史的友情,是一种锦上添花;在疫情肆虐全球,中美关系的至暗时刻,我们更应回忆和铭记昔日的点滴美好,因为我坚信这些美好的历史将会支撑着我们探索新的契合点,走出黑暗!

""
(图片说明:作者为19位盟军将士一一敬献康乃馨。)

写到这儿,想起了我在重庆史迪威故居看到那段话,“炮声沉寂,硝烟远去,唯历史的友谊,我们的情谊,长留天地!”

在今年我亲历“疫情国殇”劫后余生的这个盛夏七月,当我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时不禁有些热泪盈眶,我脑海中浮现出了83年前那段“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想起了那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也想起我曾看望和资助过的那些幸存老兵们。我曾说,我如今搀扶的老兵们曾经搀扶过我们的国家!

回望国殇,作为后浪的我们追忆家国往事,吾辈当自强,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者为《中美印象》特约撰稿人。)

来源时间:2020/7/8   发布时间:2020/7/8

旧文章ID:22247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