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举世瞩目的美国大选如期进行。按照很多分析人士的说法,今年的总统大选将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在支持哈里斯的人看来,今年的选举将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捍卫;而对于支持特朗普的人看来,今年的选举是“拯救美国”的壮举。在这些选民中,华裔选民尤其是第一代华裔选民如何选边站队呢?查看全文
当今,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大国博弈竞争升级,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全球经济复苏进展曲折缓慢,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链供应链转移带来的竞争空前激烈。与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政治、经济趋势同步发展的,是国际安全格局出现的重大变化。冷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的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安全格局走向多极化。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在国际安全格局中的作用,比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如欧盟、东盟)要大得多。而与此时亦趋同步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全方位、复合型、多层次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需要构筑复合型的战略思维予以应对。在国际事务中,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牢固树立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以做好国内的事情为重。应善于利用中美关系稳定、维持经贸领域对华合作的积极因素,扩大中国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机制中的影响,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扩大朋友圈,缩小对立面,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查看全文
当史迪威到达蒋介石的办公室时,蒋介石正与美国驻华大使高斯、罗斯福总统的特派员赫尔利和宋子文会面。外面有人报告说史迪威将军求见,有要务。赫尔利出来问史迪威发生了什么事,史迪威将电报给赫尔利看。赫尔利认为,史迪威作为当事人,不应该直接呈递电报,提议由他来转交给蒋介石。但史迪威坚持要亲自进去,他表示自己就是想看看蒋介石的反应。查看全文
史迪威试图暗杀蒋介石这段历史表明它们二人的关系已经恶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史迪威不仅对蒋介石极为厌恶,还企图通过极端手段解决问题。好在计划未能实现,否则历史可能会被彻底改写。查看全文
开罗会议在中国历史的叙述中其实是片面的。通过参考美国和英国的记录,才发现中方的表述有很多不实之处。开罗会议实际上种下了中美关系恶化的种子。尽管蒋介石认为自己已经充分解释了中国的立场,并得到了对方的理解,但实际上,英美并没有完全接受他的观点。这种误解和认知差距为后来的中美关系恶化埋下了伏笔。查看全文
蒋介石这个人做领导人更希望有制衡,他也不希望宋子文一人独霸中美关系。还有,英国不信任我们,也看不起我们,所以蒋介石也不信任英国,他就想着换蒙巴顿来会不会是比史迪威更好,也不一定。所以,这些错综复杂原因,导致宋子文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七号回到了重庆后跟蒋介石大吵一架,并因此被软禁了两个月,直到一九四四年元旦才才解禁,但他从此就没有再回到美国。查看全文
拜登政府执政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拜登执政三年多以来,中美关系的起伏波折在尾声阶段企稳,这与两国领导人会晤定下的基调甚为相关。在这个基调下,今年四月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拜登内阁中三位高层人士相继来华访问。从访问成果来看,沙利文此次访问可谓没有“柳暗”,只有“花明”——他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接见,并与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在桌子两边坐下来,对关键问题交流了看法。沙利文的访问、中方的热情接待和坦诚沟通,可以说加强了中美关系进一步企稳的趋势。查看全文
美国经济的动荡与不确定性,正如其政治的动荡与不确定性,整个世界也是如此。对于民众来说,这将是一种痛苦的经历。在这个历史转折点,政治家和各类专家及学者们,需要具有更多的使命感和历史智慧,将满天风云化成一个伟大时代的苍茫背景。查看全文
此时此刻,我想起邓小平同志说过的两段话:一是“到下个世纪五十年,如果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二是“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查看全文
中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形成的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不仅在20世纪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在21世纪仍然具有示范意义。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尤其是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是落后国家、人口大国、社会主义国家腾飞的代表作、典案例和标杆样板;二是形成了新形势下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准则,即做好自立自主与坚持扩大开放的辩证统一;三是创新了举国体制和发挥个体积极性的机制,即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