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吉·亚历山大认为,中美关系并非“零和博弈”,两国都希望推进政府层面的合作,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就智库而言,促进美中间的二轨合作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她表示,“行胜于言”,相信在现有成功合作案例的基础上,未来会有更多来自民间社会的中美人文交流和对话合作,公众层面的人文交流正是寻求和展现两国共享价值的重要途径。查看全文
卡特中心总裁佩吉·亚历山大认为,中美关系并非“零和博弈”,两国都希望推进政府层面的合作,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就智库而言,促进美中间的二轨合作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她表示,“行胜于言”,相信在现有成功合作案例的基础上,未来会有更多来自民间社会的中美人文交流和对话合作,公众层面的人文交流正是寻求和展现两国共享价值的重要途径。查看全文
2025年3月22日至23日,为进一步推动中美学术和民间交流,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合作举办第二届吉米·卡特中美关系对话。本次对话于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浙江省副省长卢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沈昕,卡特中心首席执行官佩吉·亚历山大(Paige Alexander),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先后致开幕辞,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谭森(Sean Stein)也分别以视频方式致辞。查看全文
吉米·卡特中美关系论坛是为纪念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及其对中美建交所做的贡献而设立的民间交流平台,旨在加强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对话,促进两国在多领域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全球挑战。首届吉米·卡特美中关系论坛2024年1月9日在亚特兰大举办,主办机构为卡特中心、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查看全文
有奖征文活动共将选出六篇优胜论文,两个冠名一等奖,奖金额1,000美金;和四个二等奖,奖金额500美金。有奖征文评委会将同时接受收中文及英文稿件。大赛组织方将在各自平台或出版物上发表获奖论文。查看全文
1月4日,卡特总统的遗体离开平原镇前往亚特兰大卡特总统中心。从1月4日晚7点到1月7日早6点,当地民众可在这里向卡特总统的遗体告别。1月7日上午,卡特总统的遗体将乘空军专机飞往华盛顿。民众可在国会大厦向卡特总统的遗体告别。卡特总统的葬礼将于1月9日上午10点在国家大教堂举行。查看全文
由中美研究中心和卡特中心联合举办的“特朗普2.0,中美关系向何处去?”(Trump 2.0: Will U.S.-China Relations Prosper, Suffer or Muddle Through?)将于2024年12月12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在华盛顿特区的乔治敦万豪酒店举行。查看全文
2024年11月7日和8日,著名历史学家陈兼博士将在亚特兰大就他最新出版的《周恩来传》做两场报告。第一场报告的时间为2024年11月7日(周四)下午3点半,地点在佐治亚理工学院(Kirkwood Room, Exhibition Hall),题目是“周恩来和他的时代”。第二场报告的时间为2024年11月8日(周五)晚7点,地点在吉米·卡特总统博物馆(The Jimmy Carter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题目是“从敌人到‘有默契的盟友’:周恩来和中美关系”。查看全文
吉米·卡特最佳文章奖的获得者为Sciences Po Pari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 Peking University的Leonardo Bruni,1990学社最佳文章奖的获得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林佳文,吉米·卡特最佳文章鼓励奖获得者之一为最近从中国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李思凝,吉米·卡特最佳文章鼓励奖获得者之二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谢玉川,1990学社最佳文章鼓励奖获得者之一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Payton Morlock,1990学社最佳文章鼓励奖获得者之二为Columbia University的查看全文
在这个讲座里,陈兼教授将分享他写《周恩来传》所走过的心路历程,以及所面临的历史的、学术的、智识的和其他各种挑战。很多读者对孔飞力著《叫魂》和《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是熟悉的,陈兼教授正是这两本书的译者。本讲座不仅让听众直接聆听陈兼教授现身说法,分享治学和研究的心路历程、也为华语学术界提供一个极其难得的与杰出历史学家交流和切磋之宝贵机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