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霖:从台湾历史看台湾与中国的未来

作者:李昱霖

2022-09-05

作者:李昱霖,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研究生。

2022年8月2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北美司对外发布公文,竭诚欢迎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裴洛西率重量级国会领袖团访问台湾。出访团员包括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米克斯(Gregory Meeks, D-NY)、联邦众议院退伍军人事务委员会主席高野(Mark Takano, D-CA)、岁计委员会副主席戴碧妮(Suzan DelBene, D-WA)、联邦众议院政府监督及改革委员会经济及消费者政策小组主席克利胥纳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 D-IL)以及联邦众议员金安迪(Andy Kim, D-NJ),以及联邦众议员金安迪(Andy Kim, D-NJ),出访目的是希望展现台美关系在各领域的广泛合作以及美国对台湾的高度重视,再度向外彰显美方对台「坚若磐石」的刚毅决心。

对于裴洛西出访台湾是否为明智之举众说纷纭,学界反对者认为中方会将此视为底线被触碰,并且再度恶化中美关系。再者,出访的时机也是学界反对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出访时间与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相近,更可能导致中方领导人需要对内展现对台海局势的掌控,并且做出更严厉的回应。

上述推论也在8月3号裴洛西飞离台湾后被应证,中国随后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对台湾采取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演练,内容包含环绕台湾东北部及西南部周围海域发射多枚弹道飞弹、在台湾东部新增军事演习地区、在七个海空域进行实弹演习。中国的反应可以说是对华盛顿得寸进尺、触碰中国底线的正面回击。面对两岸议题这个烫手山芋,笔者试图跳脱短期事件(例如:裴洛西访台中美台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探讨并寻找两岸稳健和平发展的方式。

根据2020年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统独立场民调显示,约有54.3%的台湾人希望能够维持现状,而对于台湾独立支持率(32.4%)则是远大于两岸统一(6.6%)的支持率。依循这样的脉络去探讨两岸和平发展,可以得知台湾人对统独立场多采维持现状的立场,期望能够搁置争议以求同尊异精神,促进两岸经贸往来与民间实质交流,而支持两岸统一比例占少数。

两岸议题存在长期的主权争议,但笔者认为两岸核心问题,一直都是双方是否能够理解彼此的生活方式与秉信的价值,并在这基础上进行根本性的改善。要突破长期维持现状以及双方表层的和谐的困境,台湾与中国需要审慎思量并有所为。

中方必须理解与尊重台湾人在政治之路上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民主自由」、「总统直选」对于人民而言是底线,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权利,如果想要和平解决两岸议题,就需要下放权力给人民,又或是释放下放权力的讯号。过去台湾人民经历过二二八事件、戒严与白色恐怖时期,年轻一辈除了透过书本上得知事发过程,而立之年以上的人,更是有在政治不自由的大环境底下生存的亲身经历。与老一辈对谈过程中,更是感受到他们对于政府过去利用公权铲除异己、监控人民、严禁言论自由等巩固威权政体行为有强烈的阴影与排斥。与此同时,民主政体具备可问责性(accountability),对于政府作为,可以透过选举展现代议制民主的可贵性。因此,面对任何包含白色恐怖时期的残影,台湾人民都会以最强烈的态度进行正面的反击:2014年3月,为了抗议立法院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审查制度过度草率而有黑箱、强制通过法案之嫌疑,引发一系列学生运动(学生翘课静坐、硬闯立法院议场),是台湾继1990年代野百合学生运动后,最具指标性的社会运动,展现坚强的公民意识以及政治参与的积极与决心;2019年反送中运动台湾人倾向与偏好也反映在2020总统、立法院选举结果,展现人民认同香港事件对于台湾的外溢性,而选举结果蔡英文总统以历史性高票当选连任总统(817万),民主进步党亦维持议会多数席次(占113席的61席)。

身为华人社会从威权体制转型到民主体制的典范,需要理解民主的丰硕成果并非唾手可得,过程需要跨越许多障碍与艰辛路途才得以兑现。想要和平解决两岸议题,就需要给予充分时间酝酿与空间施展。以台湾为例,从1949年5月20日宣布戒严为开端,中央慢慢下放选举权力,除了台北、高雄市长选举,各地方县市得以举行定期选举;民意代表直到1992年12月立法委员才全面改选并允许公开民主竞争;直到1991年5月,动员戡乱时期、废除临时条款方予以废除。民主化过程需要长期酝酿并持之以恒,台湾执政者民始终相信仁政必能「近者悦、远者来」,面对中国,台湾应降低其外在压力(政治主权争议上维持现状),使其发产成为民主化的国家。

确实,中国民主化过程面临很多困境:90年代以“苏东波”为代表的民主化浪潮未能冲入中国境内、中国人民因为经历和教育对民主体制有本能的抵制和习惯性的排斥、共产党长期一党执政且碍于党的生存不愿意下放权力,上述情形都促使台湾人民对中国望之却步。然而,如果说「和平」解决两岸议题是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那就该屏除追求短视近利名份上的占上风并互相理解。中国需要理解台湾熟知民主政治的限制但也了解民主政治的得来不易且珍贵,因此在任何与台湾的谈判上,如果没有蕴含这份理解与尊重,一切谈判恐无法进行;而身为成功赶上第三波民主化热浪的台湾,更应当明白民主化过程耗时并愿意给予中国时间酝酿、发展。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