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 Liu:特朗普用商业之道处理地缘问题往往“立竿见影”

 KS Liu:特朗普用商业之道处理地缘问题往往“立竿见影”

很多人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是个可以与之做交易的商人。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的确如此,但是如果在今天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内仍然如此看待他,那就可能判断错误。他提出“收回”巴拿马运河和“拿下”格陵兰岛,说明他似乎也开始懂得把“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再是一个只会谈条件做交易的商人。

但是,由于他出身商人,仍然处处保留了他的商人本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钱!钱!钱!”

特朗普把很多事情都用钱来做问题的主要衡量标准,如果不是唯一标准;也把钱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如果不是唯一手段。

他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最主要不满,就是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说得多做得少。俄乌战争打了三年,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已经高达1800亿美元,欧洲政客如马克龙等,喜欢高谈阔论,但是一旦触及“钱”,他们就退缩了。特朗普把钱看做是对一个人或国家的考验,你的姿态再怎么高,“民主、自由”的高调唱得再如何响亮,如果不肯拿出真金白银来解决问题,就是懦弱的表现。如今,他甚至提出,“北约”国家的国防预算应该提高到GDP的5%。

特朗普把“关税”当作是一种万能的武器。你不同意我,我就加关税,而关税就是钱。特朗普认为加拿大和墨西哥在非法移民和芬太尼问题上没有积极支持美国,就威胁对这两国的商品征收25%关税,与此同时,他也表示可以取消关税,只要两国在非法移民和芬太尼问题上配合美国。

这两国也一再表示要在关税问题上“以牙还牙”,但是当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动了真格,他们也就立即认怂软化,于是就出现了延缓30天的决定。

哥伦比亚曾经拒绝接受美国遣返的非法移民,特朗普也是祭起了关税武器后,使得哥伦比亚不得不认怂。

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有钱能使鬼推磨,今天很多第三世界的国家,无不“有奶便是娘,给钱就是爷!”

二、“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特朗普上台伊始,就扬言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甚至表示不惜动用武力。他还要购买格陵兰,令很多人以为特朗普疯了,因为这种念头在21世纪的今天,几乎完全没有可能实现。对于特朗普的“疯言疯语“,巴拿马、格陵兰和丹麦都予以严辞批驳和断然拒绝。

但是知道特朗普商人本性的人,都知道特朗普并没有疯,这无非是特朗普“漫天要价“的谈判技巧,他就等着双方讨价还价,以便最后达成一个他所希望的折中交易。

果然,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访问巴拿马后,巴拿马迅速表态: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不再和李嘉诚的公司续约管理两个港口;并就是否允许美国军舰免费自由通过巴拿马运河展开讨论。也许,这正是特朗普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笔者从来没有看到两国之间的争议能如此快速地达成某种协议或共识,这也许就是“漫天要价”所产生的高压效果。

格陵兰问题也是如此,虽然还没有开始正式谈判,但是丹麦似乎已经认定美国并非真要买下格陵兰,他的真正意图有二,一是美国希望加强该岛的美国军事基地,以便使该岛有效控制北极洋在欧洲的出入口,二是美国希望开发该岛的稀土。丹麦已经表示,这两个问题上都可以满足美国的要求,一切都可以谈。

三、“公平交易”

这里所称的“公平”相当于“对等”。特朗普认为一切交易都必须是对等的,即“等价交换”,任何人或国家想占美国的便宜,就是不公平,美国有权说“No!“

特朗普要取消一切美国的无偿对外援助。他表示美国可以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只要欧盟国家肯出钱来买,或乌克兰肯用该国的稀土资源来交换。小泽已经表示,可以考虑用乌克兰的稀土资源来换取美国的先进武器。

特朗普扬言要台湾向美国交保护费,要有美国驻军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承担美国的驻军费用,因为美国的“国际警察”不能白当。

特朗普已经宣布,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实施“互惠关税”(reciprocal tariff),即我是否对你的商品收取关税,要看你是否也对我的商品征收关税,你收高关税,我也必须向你收高关税。这有点像外交关系中的“对等”原则。

特朗普认为中国政府对商品的“出口补贴”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必须用关税来对冲,才能创造商品竞争的公平环境。其他的“不公平”涉及知识产权和外汇管制等等。

(作者为《中美印象》特约撰稿人,文章观点不代表卡特中心的立场。)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