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谭森谈关税战与双边贸易关系前景

 专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谭森谈关税战与双边贸易关系前景

【编者按:4月29日,在本轮中美贸易战最为紧张之际,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发布了《2025年美国对华出口报告》。报告警告称,若”中美贸易战2.0″持续升级,将严重冲击美国出口企业,并给美国企业、农民、牧场主、工人和消费者带来更大损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谭森(Sean Stein表示:”我们敦促两国领导人重返谈判桌,立即采取措施取消或降低这些关税。”

约两周后,美中两国政府同时宣布,将暂时降低部分针对对方商品的高额关税,以缓解两大经济体因关税战而陷入的僵局。就这场史无前例的贸易战以及USCBC发布的这份报告,《中美印象》对谭森进行了独家专访。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于1973年,代表众多在华运营的全球知名企业。五十多年来,该委员会始终致力于为会员企业发声,并推动美中两国互惠互利的商业关系发展。】

张涓(Juan Zhang):近期,美中两国在日内瓦会谈后同意大幅降低关税,并承诺继续谈判。这一进展的重要意义何在?考虑到谈判前的紧张对峙,您认为是什么让双方重回谈判桌?

谭森(Sean Stein:此次临时休战对美国企业界至关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濒临崩溃的小企业而言。此举也让美国得以避免很多商品短缺的情况,同时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影响美国消费者的价格上涨压力。但即便如此,我们仍比4月2日(特朗普总统宣布对等关税措施的日子)之前的情况更糟。我认为,此次谈判的一个关键收获是,双方都承认”脱钩”不符合彼此利益——我希望过去几个月的贸易恐慌能脱钩的想法彻底消失。

在美中贸易和受冲击的商业关系重回正轨之前,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尽管日内瓦会谈后情况有所改善,但90天的暂停期仍无法为企业提供足够的确定性,让他们做出重大投资或招聘决策。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

JZ: 虽然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是一个巨大转变,但有分析认为30%的税率仍对贸易构成严重负担。USCBC是否有建议的目标关税水平?USCBC是否对某些特定行业主张降低关税?

谭森: 对许多企业和产品而言,30%的关税仍(高到)足以阻碍贸易——即便未达到这一程度,由此导致的价格上涨仍会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削弱美国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的报复性关税也在继续伤害着美国农民、牧场主和工厂工人。现在有一点应该非常明确:对中国采取”震慑式”关税策略是无效的,全面加征关税对美国经济弊大于利。

如果经过精准设计和调整,关税可以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国家安全。也有人认为,对少数特定商品实施战略性、有针对性的关税,或许能遏制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和产业政策,但这需要深入研究并与行业充分协商。而这一次,我们并未看到(特朗普政府)这样做,因此造成的损害是直接且严重的。

JZ: 在给《2025年美国对华出口报告》所撰写的新闻稿中,您强调两国的第一步应该是”降低关税战所带来的紧张氛围”,然后解决美企在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您能否具体说明USCBC期待中方改变哪些关键性结构问题?

谭森: 和特朗普总统一样,我们希望美国企业在中国能够享有一个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不再处于劣势地位,无论是相对于中国的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这意味着,在农业、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审批方面,以及政府采购、机场航班时刻分配、电子支付服务的准入等领域,应当给予美国企业同等待遇。同时,也应取消那些要求国有和私人企业用本国产品替代美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品的规定,并切实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

JZ: 部分美国民众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有短期阵痛,但能带来制造业回流和改善贸易逆差等长期收益。USCBC对此如何回应?

谭森: 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美国民众正切身体会到贸易政策如何影响他们的退休账户、日常食品开支,甚至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在本地药店买到所需的药品。

为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将部分制造业回迁至美国至关重要。关税可以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但前提是战略性地使用关税,且具有“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性。全面征收关税或缺乏针对性与精确度的关税只会推高通胀,增加不确定性——它们并不能真正推动制造业回流。因此,在启动关税政策之前,政府首先需要明确其希望恢复哪些类型的制造业。只有在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征收关税的工作才能真正开始。

JZ: 《2025美国对华出口报告》强调中国仍是美企的重要市场和增长引擎。在”去风险化”的呼声下,USCBC对美国在华企业制定在中国的长期战略有何建议?

谭森: 如今,大多数企业在中国运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中国市场销售产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对这些企业来说,撤出中国根本不是一个可行的选项。不过,自新冠疫情以来,企业一直在加强供应链的韧性。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但事实上,它们正在一边进行多元化布局,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同时又在加强或深化本地化经营。企业采取哪种策略、做到何种程度,主要取决于所属行业和自身情况。

JZ:教育文化交流历来是中美关系的基石。虽然今年的报告显示中国留学生在美消费回升,但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持续下降。USCBC如何看待人文交流在双边经济关系中的作用?是否有具体的促进计划?

谭森:作为一名在亚洲常驻二十多年的美国外交官,我深信美中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不仅对两国经济有利,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们增进理解、建立彼此的尊重。这种交流让我们更有可能开展联合研究、创新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也更不容易误判对方的意图。因此,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一直倡导在新冠疫情后恢复人文交流,并呼吁重启富布赖特项目、和平队以及其他美国政府在华交流项目。

我们始终乐于在我们的办公室接待来自中美两国的学生代表团——这些学生正是未来的领袖。例如,我们最近在华盛顿接待了前来访问的清华大学本科生代表团,在中国办公室欢迎了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研究生。我们还自豪地赞助并积极参与与美中关系相关的学术与学生会议。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