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特朗普的新关税战

 中国如何应对特朗普的新关税战

就职后不久,特朗普总统就签署命令,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商品征税。墨西哥和加拿大先后与美国达成协议,白宫宣布对这两个国家暂不征收关税。2月4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命令生效。2月10日,特朗普又签署命令,对所有进口美国的钢材和铝材加征25%关税。虽然这一关税适用于所有国家,但中国应该是最大的受害国。

媒体评论说,中国政府对特朗普2.0关税战的反应似乎胸有成竹。北京先是宣布将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政府的非法行为,之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来自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随后还表示中国企业对美出口稀土等原料需要申请出口许可证,并表示要对一些美国在华企业展开调查。

白宫在对华关税生效后曾宣布特朗普总统将很快与中国领导人通话,但不知什么原因,两人截至美国东部周一还没有通话。当记者在周一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问中国将如何应对特朗普对进口的钢材和铝材加征25%关税,发言人郭嘉昆说,“具体问题请向主管部门询问。我要强调的是,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当记者问中美元首是否会就关税问题进行会谈协商,郭嘉昆再次表示:“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我要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损害的是两国人民的利益。现在需要的不是单方面加征关税,而是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我们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

以下转发两篇有关中国如何应对特朗普新贸易战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世界新闻网:“蛇打7寸” 北京击中痛点 警告川普

中国对美加征反制性关税10日生效,综合外媒分析指出,中国此次虽仅选择80项、约占12%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被视为对美影响有限,但其中涉及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汽车项目及可能受波及的航运、输油管等周边相关行业,与川普金主多脱不了关系。所谓“蛇打七寸”,中国疑锁定川普金主所涉行业逐一、精准且局部反击,意在击中川普痛处,借此示警。

美国对中国产品全面加征10%关税自4日生效后,中国在第一时间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包含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共涉及80项商品,将于10日生效。

综合外媒评论指出,中国加征的关税影响美国约200亿美元出口,约占美国每年对中国出口的12%,远低于美国对价值4500多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被视为对美国影响有限,但也猜测中国可能试图有所保留,因为这可能只是川普政府迈出的第一步。

评论指出,中国此次对美加征反制性关税,其中涉及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汽车项目及可能受波及的航运、输油管等周边相关行业,与川普金主多脱不了关系。中国疑藉著锁定川普金主所涉行业逐一、精准且局部反击,意在对川普形成冲击,借此警告川普,并争取中国在川普上任后面对的第一波贸易战中,以强硬姿态回击并处于优势地位。

第一波局部反击的目的,在击中川普的痛处,逼迫川普与中国对等性谈判。而为应对川普下一波可能再对中国祭出的贸易制裁措施,并累积对川普的谈判筹码,中国也“保留子弹”,例如对川普选民打击较大的农产品,未列入此次反制。

纽约时报日前报道指出,中国的反击似乎旨在打击美企,并向川普政府发出警告,同时保留了一些可能对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造成更严重损害的措施。另有贸易专家表示,中国保留了豁免关税的权利,并经过精心设计,可在不造成太大损害的情况下,向川普政府发出讯号。

报道引述凯投宏观研究人员指,此波报复性加税中,中国自美进口的战略产品没受关税影响,比如高端芯片、药品或航空航天设备。美智库“莫卡特斯中心”则示警,美国农业很容易受到北京报复。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莫卡特斯中心(Mercatus Center)研究员麦克丹尼尔(Christine McDaniel)表示,10%的关税并不高,进出口商很可能能够承受,而不会造成极大痛苦。但她表示,美国农业很容易受到报复,而这些关税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关税可能会升级。(2025年2月10日)

华尔街日报:中国的贸易战策略:威胁美国科技公司

中国官员正在制定一份美国科技公司名单,这些公司可能会成为反垄断调查等行动针对的目标。为和川普谈判做准备,北京方面开始调查谷歌,并瞄准了苹果和博通。

中国官员正在制定一份美国科技公司名单,这些公司可能会成为反垄断调查和其他工具的目标,他们希望以此影响在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的核心圈子里拥有很大影响力的科技高管。

熟悉北京方面策略的知情人士表示,目的是尽可能收集更多“筹码”,以便在预计与川普政府就美中问题进行的谈判中发挥作用,这些问题包括川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

北京方面已经表示,正在调查英伟达(Nvidia)和谷歌(Google)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问题。知情人士称,中国瞄准的其他美国公司还包括苹果公司(Apple)、硅谷科技公司博通(Broadcom)和半导体设计软件供应商新思科技(Synopsys)。新思科技有一笔350亿美元的收购案有待北京方面批准。

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驻上海的科技政策专家Tom Nunlist表示,中国需要所有能够用来回击美国的筹码,而反垄断是最有用的筹码之一。

“中国正在收集筹码,”Nunlist说,他将此比喻为扑克桌上的博弈。“他们想坐到谈判桌前,需要一些筹码。”

这种策略是有风险的。与川普的第一个任期相比,美国公司最近不那么愿意为中国说话,而且这些威胁可能会适得其反,会打消企业在中国投资的积极性,而目前中国政府正鼓励企业在华投资。

近年来,北京方面借鉴美国的做法,增加了监管工具。2020年,中国效仿美国实体清单的做法,创建了一份“不可靠实体清单”。美国实体清单将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华为(Huawei)等公司列入其中,禁止这些公司与美国企业开展业务。2022年,中国修改了反垄断法,收紧了反竞争性合并的规定。

接近北京决策层的知情人士表示,中国官员希望引起川普圈子里人士的注意,包括在川普就职典礼上坐在他身边的高管,比如谷歌的桑达·皮采(Sundar Pichai)和苹果公司的蒂姆·库克(Tim Cook)。

就在周二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生效后不久,中国表示已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

2019年,谷歌遵守美国规定,限制华为在其移动设备上使用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这引发中国不满。华为后来失去了对谷歌应用程序和其他专有软件的使用权,被迫开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另一项针锋相对的举措发生在去年12月,当时拜登(Biden)政府加强了对中国获取高端半导体的控制。一周后,中国表示已针对2019年的一桩合并交易启动对英伟达的调查。英伟达生产用于开发人工智能的最强大芯片。

知情人士表示,调查的重点是英伟达停止向中国企业销售某些产品是否涉嫌存在歧视行为。自2022年以来,美国的出口管制限制英伟达向中国销售其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英伟达对此不予置评。

苹果对应用程序开发商的应用内服务收费(例如购买游戏币)收取分成,中国科技公司一直对苹果的这一做法不满。中国游戏巨头腾讯(Tencent)和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已向苹果提出了一些有关App Store政策不公平的担忧。

全球监管机构一直在审查类似的投诉。苹果公司曾表示,其政策是为了确保应用程序的质量和安全。

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中国监管机构最初只是在旁观这场商业纠纷,但近几周来,他们已开始更密切地关注。知情人士表示,一些官员认为苹果在中国的收费过高,并认为苹果管理应用内支付的规则阻碍了竞争。因此中国政府认为,苹果是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可以打的另一张牌。

跨国公司之间的收购与合并通常需要得到全球各地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批准,如果不能获得哪怕是一个主要国家的批准,这些收购与合并就可能告吹。

2018年,在川普第一届政府执政期间的美中贸易冲突背景下,高通(Qualcomm)在未能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后,终止了对荷兰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的收购计划。

美国芯片制造商博通(Broadcom)以610亿美元估值收购VMware的交易于2022年5月披露,直到2023年11月拜登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晤后,该交易才看到希望。两位领导人同意缓和紧张局势。此后不久,中国在最后一刻有条件地批准了这笔交易,要求博通确保向中国客户供货。

律师们表示,中国越来越多地将此类条件附加到交易中,尤其是半导体行业的合并,这意味着即使在交易完成后,这些公司仍然容易受到监管行动的影响。过去几年,美国芯片公司英特尔(Intel)和AMD都有交易在中国获得附条件批准。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专门研究中国反垄断法的教授张湖月(Angela Zhang)说,通过执行严格的合规条件,北京方面可以对企业施加压力,并对不合规行为进行处罚。

不过她也表示,北京方面在对美国企业采取行动时必须谨慎,尤其是那些中国依赖其关键元件的企业,比如英伟达。

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新思科技拟以350亿美元收购工程软件公司Ansys的交易目前陷入僵局。新思科技遵守美国的出口管制,切断了中国获取某些用于设计先进制程芯片的软件的渠道,这让北京方面感到不满。据接近该交易的人士透露,去年12月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告诉新思科技将暂停审批,理由是材料不足。

新思科技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相信审批将得到圆满解决,并预计交易将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

国家安全是中国可以用来限制美国公司的另一个工具。2023年,中国禁止中国大型企业从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购买产品,此前中国称一项网络安全调查发现了国家安全风险。美国商务部(Commerce Department)当时表示,这些限制毫无事实依据。(2025年2月10日)

作者

相关内容

1 Comment

  • 特朗普钢铝关税核心目标:中国
    纽约时报(2025年2月10日)
    特朗普总统承诺本周一开始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和铝征收25%的关税,这一举措主要针对美国的盟友,但其核心直指特朗普长期的对手:中国。
    今年1月美国市场上的前五大钢材供应国依次是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韩国和德国。加拿大向美国出口的铝材也居美国进口总量的榜首,而阿联酋、俄罗斯、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铝材远少于加拿大。
    中国直接向美国出口的钢材或铝材并不多。多届美国总统和商务部的裁决已对来自中国的钢材加征了不少关税。对中国铝材征收的关税最近也有所上调。仅在去年9月,拜登总统就将对中国的许多钢和铝产品的现有关税上调了25%。
    但中国主导着全球的钢、铝行业。中国庞大的现代化冶炼厂每年生产的这两种金属材料与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相当,甚至更多。中国生产的钢材大部分在国内使用,用于建设从高层建筑和轮船、到洗衣机和汽车等各种东西上。
    但中国的钢材和铝材出口最近出现上升,因为该国的经济面临困难,使得国内需求下降。许多这些低价出口产品流向了美国的盟友,比如加拿大和墨西哥,而这些国家随后又将本国相当一部分造价更高的产品出口到美国。中国的其他钢材和铝材出口销往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越南目前从中国购买大量的半成品钢,在国内进行加工后,将其作为越南钢再次出口到全球各地。
    中国钢材和铝材出口不断增长,已经令美国的生产商和工会感到不安。
    “中国的产能过剩正在给全球市场造成冲击,严重损害了美国的生产商和工人的利益,”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长期贸易顾问迈克尔·韦塞尔说。
    中国外交部在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对美国打算提高钢材和铝材关税的问题几乎没有任何具体评论。“我要强调的是,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说。
    在征收这些新关税的一周前,特朗普已对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加征了10%关税。中国上周已宣布反制措施,从本周一起对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煤炭、农业机械,以及其他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中国的钢铁供应过剩,原因是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炼钢厂建设热潮一直持续了约15年,尼克·托勒里科说,他曾在整个里根政府期间担任高级钢铁贸易官员,后来担任过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的美国业务总裁。他现在为投资公司和购买大量钢铁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以当今中国的规模主导世界钢铁行业。虽然美国曾在20世纪40年代生产了全球一半的钢铁,但此后其份额已降到5%以下。
    多年来,中国的建筑业消耗了大量的钢材。这场建筑热潮除了为中国的14亿人口提供了充足的住房外,也制造了足够另外3亿人居住的空置公寓。
    空置公寓的积压现在已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崩溃,建筑业突然停滞。为避免关闭,中国的炼钢厂采取了向世界各国大量出口钢材的做法。它们在过去几年里接受了越来越低的价格,导致了全球性的价格下跌。
    钢价下跌已给美国的钢铁行业造成伤害,该行业在几个关键选区具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总部所在的匹兹堡位于该行业的长期大本营宾夕法尼亚州的核心地带,而宾夕法尼亚州在最近的总统大选中被证明起了重要作用。美国钢铁公司也在宾夕法尼亚州,该公司是美国曾在钢铁生产上起过重要作用的象征。
    对中国钢材出口增加的反弹不仅来自美国。巴西、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在过去一年里都大幅提高了对中国钢材的关税。
    特朗普在第一次担任总统期间曾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钢材进口征收了25%的附加关税,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铝材进口征收了 10%的附加关税。后来,他免除了对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等钢材生产大国的附加关税,作为交换,这些国家对它们每年向美国出口的钢材吨数进行了额度限制。但特朗普保留了对中国钢材的关税。
    贸易保护主义曾为美国钢铁行业提供了帮助,美国钢铁行业在过去六年里将产能提高了约20%,建设了现代化的炼钢厂。较老、效率更低的炼钢厂已开始以低于满负荷生产的能力运行。
    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行业组织美国钢铁协会,截至今年1月的最后一周,美国炼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为74.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