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打关税战 全球贸易忙结伴

2月1日,刚刚开始第二届任期的特朗普政府,打响了第一波关税战。
当天,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但两天后,就在关税就要加征的时候,墨西哥和加拿大与美国达成了临时协议,推迟加征关税30天。
但是没有宣布推迟对中国的加税计划。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措施随之出台。2月4日,中国宣布对共计对80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至15%的关税。
就在美国与这三个国家处理关税争执的时候,《纽约时报》2月3日报道了一个新的世界贸易走向,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正在绕开美国,建立各自的经济伙伴关系。”
文章写道,就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欧盟已经达成了三项新的贸易协议:与四个南美国家达成共识,旨在创建全球最大的一个贸易区之一,该贸易区覆盖总人口达8.5亿的市场;欧盟与瑞士达成了一项协议;欧盟加强了与墨西哥的贸易协议。此外,在暂停13年后,欧盟恢复了与马来西亚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最近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我们遵守规则。我们的协议没有隐藏的附加条件。”
文章写道,“作为全球最大、最强的经济体,美国无法被忽视。但至少在某些时候,是可以绕开这个国家的。”“通过对长期盟友加征关税,特朗普实际上是在鼓励其他国家组建将美国排除在外的贸易集团和建立贸易关系,”文章写道。
除了欧盟,文章还描述了金砖国家、东南亚国家联盟以及中国和南美国家如何在美国之外,努力发展贸易关系。上个月,印度尼西亚加入金砖国家(BRICS),成为第十个成员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2009年成立的这一经济联盟涵盖了全球一半人口,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以上。此外,玻利维亚、泰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干达在内的八个国家正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
今年5月,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将与包含六个中东国家的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成员国举行会晤。此次峰会的东道主马来西亚已邀请中国出席。
中国也正准备升级其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涵盖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而东盟与全球人口最多的印度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也在不断深化。
已经脱离欧盟的英国也在近期建立了新的贸易伙伴关系。去年12月,英国正式加入了跨太平洋贸易集团(CPTPP),该集团成员包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与此同时,伦敦也在寻求修复与欧盟紧张的经济关系。
南美的巴西和墨西哥正在探讨扩大双方的贸易协议。
其实,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舞起来之前,过去几十年,针对全球化、开放边界和自由市场政策的反弹情绪绵延全球。目前全球贸易领域的新举动和之前的这个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在2016年,由于不满欧盟其他27个成员国共同商定的政策,英国人投票决定退出欧盟。而在2016年赢得大选的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对世界贸易组织、气候条约以及与环太平洋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都持抵触态度。
但是,“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美中关系恶化,使得区域贸易和盟友之间的贸易加速增长。”毫无疑问,特朗普最新采取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举措加速了全球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
文章提到,根据汇丰银行全球研究部最新报告,亚洲近60%的贸易发生在区域内部,并且全球增长最快的贸易走廊中有一半位于亚洲。2023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已超过美国对东盟的出口。与此同时,中国与拉美国家尤其是巴西的贸易往来也在不断增长。
文章写道,印度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印度经济规模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不仅如此,印度还展现了其经济的独立性,拒绝配合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如今,印度和中国已成为廉价的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
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也将目光投向印度和中国,增加对这两个国家的能源出口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据一份报告显示,亚洲购买了超过70%的海湾石油和天然气出口。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柯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指出,“全球贸易仍在增长,但其格局正在被重塑。”他说目前的情况不同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之后引发了灾难性的贸易战和大萧条。
“这并不是全球贸易体系的终结,”他补充道,“而是通向一个不同的全球贸易体系。”
文章最后意味深长的写道:“事实证明,贸易就像溪流中的水。当无法穿过岩石时,它会绕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