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未能履行2020年协议中额外采购2000亿美元美国产品和服务的承诺,但特朗普对一项包含中国大规模投资和购买更多美国产品承诺的协议表现出兴趣。此外,他还希望该协议涵盖核武器安全等议题,并设想通过与习近平的直接会谈来解决相关问题。查看全文
如果中美继续在AI领域对抗,长期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首先,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加剧,深化两国之间原本就存在的怀疑和不信任。这种紧张关系可能会波及国际关系的其他领域,增加冲突风险,破坏全球和平稳定。查看全文
中国研究的危机只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整体困境的缩影。在当前形势下,试图在崩溃的学术体系中为中国研究争取特殊地位,是否真的可行?还是说,美国学界需要重新思考和构建更适合未来的研究体系?查看全文
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美中关系恶化,使得区域贸易和盟友之间的贸易加速增长。毫无疑问,特朗普最新采取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举措加速了全球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查看全文
在重返白宫的头几天里,特朗普的政府与拜登政府在与中国打交道上的早期分歧迅速凸显出来。“上届政府倾向于通过制裁和结盟来塑造中国周边的全球环境,而特朗普的白宫看来有意将关税作为胡萝卜加大棒战略的一部分,以实现其‘美国优先’的国内目标。”查看全文
特朗普表示,他仍然认为美国科技公司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他也承认DeepSeek带来的挑战。 特朗普说,“来自一家中国公司的DeepSeek AI的发布应该为我们的行业敲响警钟,我们需要全力专注于竞争。”查看全文
特朗普的对华团队成员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体制内的鹰派:如国务卿马可·鲁比奥或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沃尔兹;第二类为来自私营领域的亲商业高管:包括商务部长提名人霍华德·勒特尼克和财政部长提名人斯科特·贝森特;第三类为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被提名为国家情报总监的图尔西·加巴德,以及现任特斯拉、X和SpaceX负责人、现被任命负责政府效率部门的埃隆·马斯克。查看全文
哈佛大学教授、“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即特朗普总统是否属于对华鹰派。查看全文
在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中,他提到中国仅有一次,但很显眼。在谈及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所付出的努力时,他埋怨美国归还了巴拿马运河,导致美国船只在通过运河时被收取过高的费用,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巴拿马让中国来“运营”该运河。查看全文
2025年对于台湾问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多位美国军方人士在多个场合都表示,中国政府会使用武力收复台湾,最早在2025年,最迟在2027年。在2025年开始之际,大陆是否会武统台湾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