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推动大球”: 纪念 “乒乓外交” 53周年

【编者按: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些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新中国1949年建立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境的美国人。 一颗小小的乒乓球打开了中国和美国之间闭合22年之久的大门,重新搭起了连接两国的桥梁。基辛格曾说,“在美中围绕重要问题存在分歧的背景下,‘乒乓外交’ 代表了我们许多人对未来的一份期待,那就是美中两国人民能够基于两国在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达成一种谅解”。本文回顾了中美“乒乓外交”的历史,其在中美和解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在近年的演变。】

一次“意外”

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文简称世乒赛)是一次十分不同寻常的体育赛事。

首先,这是中国乒乓球队在因为文革等政治因素连续缺席两届世乒赛后的国际“首秀”。彼时,中国乒乓球队已经是国际乒坛的一直重要队伍,这次“回归”使得名古屋世乒赛格外引人注目。其次,1971年3月,柬埔寨首相兼国防大臣朗诺将军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的政权。中国政府立刻表态支持西哈努克亲王,并指示如果在世乒赛碰到朗诺集团的选手,中国选手就弃权。

谁也没想到,这些预期的竞技和政治风波都被场外一个“意外事件”压过了风头。

4月4日下午,世乒赛进程刚过半,来自洛杉矶的19岁美国队选手格伦·科恩不小心上了中国队的专车。当时中美并未建交,且世界正值冷战,两国处于敌对状态,如何同这位“不速之客”接触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问题。在其他中国队员和科恩本人都不知所措时,曾三次获得世乒赛冠军的庄则栋主动带着翻译走上前,同科恩握手交谈,并从包里拿出一块杭州织锦作为礼物送给了他。一位中国运动员和一位美国运动员如此和谐共处,这无疑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他们握手和交谈的照片第二天就上了日本报纸的头条。第二天,科恩特意准备了一件有和平标志的运动衫送给庄则栋。第三天,美国代表团的副团长哈里森便向中国代表队提出了希望访问中国的请求。

图为庄则栋与科恩。图源《美国乒乓球史》杂志第5卷,1971-1972年,封面

这个请求虽然有些大胆和突然,但其实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自1969年入主白宫后便将拥有核武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视为潜在的盟友,认为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对美国在冷战中战胜苏联至关重要。同时,鉴于与苏联关系的日趋恶化,中国也希望通过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平衡苏联的压力,并争取成为联合国内的成员国。

到1971年4月,中美两国的隔阂已经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尼克松曾多次公开表示改善中美关系是他任期内外交的优先项。而毛泽东在观看1970年国庆游行时邀请了前美国记者、《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夫妇一起登上天安门。就在这次意外发生的几天前,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也曾开玩地对中国代表团说,“听说你们邀请了五个国家的球队到你们国家去访问,不知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呢?”当时美国已经取消了美国公民去中国旅游的禁令。如果能够得到签证,美国可以在任何时间去中国访问。

科恩和庄则栋的这次意外的交谈为两国高层试探已久的“破冰”提供了完美契机。因此,尽管当时中方依旧不满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侵略中国邻国的举动,但最终还是接受了邀请,同意美国队访华。多年以后,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北京的形式得到实现。”

中国之旅

世乒赛一结束,美国乒乓球队的代表成员就从日本飞往香港,并于4月10日到达北京。到北京第一天,成员们被安排参观了天安门广场、故宫、清华大学和万里长城,并观看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用柯恩的话来说,“他们几个美国人一直生活在中国人民的友情之中”。

4月13日,首都体育馆举行了欢迎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仪式后,进行了中美乒乓球友谊赛。考虑到水平差距,中方还特意安排了中美选手混合配对,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第二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加拿大,英国,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及美国的乒乓球代表团。他在与美国队谈话时特意说道:“我请你们回去把中国人民的问候转告给美国人民。中美两国人民过去往来是很频繁的,以后中断了一个好长的时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此次会见不到十小时后,尼克松就宣布了五项对中国的解禁措施,包括派发签证,放宽货币控制,取消供应和出口限制等,并取缔了已经施行了20年的对华贸易禁令。

图为1971年4月13日,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进行的友谊比赛。图源新华社

中美关系破冰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很快在美国掀起了“乒乓热”。在白宫会见代表队成员时,尼克松还试着打起了乒乓球,并用了中国式的直板球拍。科恩等访华的美国乒乓队成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到处参与演讲、表演和广告。

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七个月后,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华,中美共同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美上海公报》,将两国关系正常化提上议事日程。中方赠予美国的两只大熊猫也在华盛顿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

同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抵达美国底特律,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访问美国的团体。作为代表团的一员,乒乓球运动员郑敏之后来回忆说,尽管语言不通,但美国的民众都对他们非常友好和热情。在美国汽车厂打表演赛的时候,工人们很自然地与他们握手,向他们说着“welcome,welcome”(欢迎、欢迎)。尼克松在白宫接见中国代表团成员时说:“比赛双方都会有胜负,有胜利者也会有失败者,其中有一个最大的胜利者,那就是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在这之后,中国的体操、武术代表团先后访问美国,美国的传统强项,游泳、田径、篮球、体操运动队也相继访华。

盖洛普的民调显示,从1950年到1970年,大多数美国民众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但在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结束中国之旅后,45%的民众表示支持,38%反对,支持者首次超过反对者。“乒乓外交”不仅解冻了中国和美国国家层面的外交和经济关系,更重启了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大门,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段佳话。因此,乒乓球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的作用也被后世熟称为“小球推动大球”。

图源《人民画报》1972年第9期。

历史能否重演?

1972年后,中美乒乓运动员之间有过多次民间交流活动纪念“乒乓外交”。乒乓球也就此成为了中美关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运动,被冠以“改变世界的运动”的称号。

2008年,为期三天的“乒乓外交”纪念活动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理查德·尼克松图书馆及纪念馆举行。当年亲历“乒乓外交”的中美乒乓球队队员再度会面并进行了一场友谊赛。

2011年,中国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与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共同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大会。

2021年,中美关系正因为疫情、关闭领事馆等陷入低谷,世乒赛首次在美国举办。为了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中美两国乒协共同申请由中美运动员跨国配对参加此次世乒赛的混双比赛。在休斯顿世乒赛上,美国男乒一号选手卡纳克搭档中国女乒选手王曼昱,中国男乒选手林高远搭档美国女队一号主力张安,获得了现场中美球迷的一致欢呼。国际乒联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丹顿对此表示,“我们在休斯敦再次见证了体育独特的力量,以及乒乓球是如何创造对话、促进相互理解”。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乒乓球代表团在1月访问北京,与清华大学球员混合组队进行比赛。北京大学乒乓球队也前往美国参加多地举办的纪念中美“乒乓外交”的系列活动。

图为2019年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于洛杉矶同美国国家队集训时中美女队队员的合照。

可以看出,“乒乓外交“和”熊猫外交“一样,是现代中美关系中文化交流推动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例子。在七十年代,中国的“国宝”和“国球”走出国门,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同样也重新塑造了中国人对外界及未来的期待。

然而,时光荏苒,五十余年后,乒乓球在美依旧是一个较为小众的运动,旅美的熊猫租期相继到期,美国大学的“孔子学院”纷纷关闭,在中国的美国留学生也骤降至二位数。在中美关系再度面临严峻挑战之际,重温中美“乒乓外交”的历史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两国的人文交流,期待两国的普通民众可以跨越双边的战略和意识形态之争,维续中美传统的友谊,确保愈演愈烈的竞争不会把两国推入失控的冲突甚至战争。

 

 

 

参考资料

李菁,《中美建交亲历记》

张玮,《1971年,“乒乓外交”背后的六个人》于《历史的温度5》

周斌,《“乒乓外交”50周年:这位亲历1971年世乒赛的外交部高级翻译如是回忆...》

“乒乓外交”亲历者郑敏之的访美经历

《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在休斯敦成功举行 》

《当代中美民间交流40年》

《新华时评:传承“乒乓外交”精神,促进中美人文交流》

《美国乒协感谢中美合练》

《中美球队合练续传“乒乓外交”佳话》

《Lily Zhang Reflects on “Ping Pong Diplomacy” Anniversary and Historic World Championships Bronze Medals》 

作者

相关内容

2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