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裳:中美关系中的错误和错失的机会
作者:董云裳/文;谢鸿雁/翻译 来源:中美印象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在中美智库媒体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授权中美印象发表。董云裳女士曾任美国国务院前负责亚太事务的代理助理国务卿,现为耶鲁大学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译者为中美印象的学生记者,就读于吉林大学。点击这里查看英文原文。】
延伸阅读:
王毅:守正不移,与时俱进 ,维护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
傅莹:面对美方挑衅,中方应考虑“主动出牌”
陆克文:中美或已到冷战1.5时代,但还没到冷战2.0
在过去的20年里,我一直关注中美关系。我的研究经历可能不如在座的各位。但即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也见证了中美携手同行,在防止核武器扩散、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建设、全球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领域为世界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直以来,中美关系都十分复杂。正如我的中国同事所说,“中美关系充满曲折”。我们不应让对过去40年不切实际、修正主义的叙事方式继续下去。我们不遗余力地努力维持中美之间建设性的关系,因为此种关系对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都有利。但是达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需要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才能。
不幸的是,我们错过了许多使中美关系为我们和世界带来更多红利的机会,而这些错失的机会将导致巨大的挫败感。
为什么中美在911事件后不能并肩作战,共同打击跨国恐怖主义?为什么中美没有开展更有效的合作,使朝鲜融入国际社会?为什么中美没有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为什么中美不能一起制定数字数据使用的标准或共同开发太空?我们两国军队比冷战时期的美苏军队更加疏远,并同时在南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也许最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关于中美经济关系的对话如此地偏离轨道?
以上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其历史和复杂性,我无意指责任何一方应该为其负责任。但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中探寻根源。或许是出于国内政治考虑、时机、外部事件或误解,我们错过了为两国关系确定一个富有成效的长期框架的机会。
叙事方式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无论怎么说都不会夸大。为了使如此复杂、相互交织、相互竞争的关系不致沦为敌对关系,我们需要有一个故事,一个大局观,一个囊括一切的共同方向。
我将在这里讲一下过去我们错失的两个机会。
首先,在“9 • 11”事件之后,乔治• W•布什(George w. Bush)总统希望让中国更多地成为全球舞台上的合作伙伴,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副国务卿则呼吁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
也许中国不明白,这是美方真诚的努力,目的是促使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多极化的方向发生变化。也许中国认为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不想把用于国内事务的精力分散于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上。无论如何,美方这一邀请似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而后,习近平升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当他和奥巴马总统2013年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双方明确中美将努力寻求合作关系,避免冲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但这一努力很快也因各种事件、误解和美国人感觉到的中国与美国相处方式的改变而夭折。
在这两种情况下,两国政府之间根深蒂固的猜疑似乎压倒了领导人为走上更有成效的道路所做的任何努力。
这或许表明,两国领导人明确指出他们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期望和他们的政府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是多么重要。
当前,两国均遭遇不安全感和困难,这样的领导力并不存在。
然而,合作的逻辑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世界目前正面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爆发的共同威胁。
我很乐观,深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两国的领导人不要过于碍于面子,以至于找不到纠正过去错误的机会。
来源时间:2020/7/17 发布时间:2020/7/17
旧文章ID:2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