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目前跟美国有限度脱钩不是什么坏事

作者:王黎  来源:中美印象

【王黎教授在本文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并值得所有参与制定中国对美政策的官员和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思考的问题:中美两国之间的适度“脱钩”(decoupling)未必是件坏事。首先,两国在高精尖科技上就从来没有“挂钩”过,而研发一流的装备需要的是人才和资金,现在的中国并不缺乏这些。其次,在尖锐的安全问题上“脱钩”实际上为北京和华盛顿提供了某种回旋的空间,这一点是苏美两国在冷战期间经常使用的解压之策。我们欢迎读者参与对这一重大问题的讨论。如有感想和心得,长短不限,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作者文章原标题为“如何解读美国版的’5.20’声明”。】
""

今年的5月20日似乎异常热闹,大有配合“疫情”共同扼杀神州之势。网上不仅再现70年前(即1970年)毛泽东的“5.20声明”,题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而且当天出现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讨伐檄文。随即而来的是善良人的担忧和鳄鱼般的眼泪,其中包括“现在求饶还来及”的呼声。然而,这一切“喧嚣”恰恰表明外交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它与医学等科学一样也需要专业的严谨和诚实。(延伸阅读:美国的520声明

历史上,1970年5月20日,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让他钦定的接班人林彪元帅亲自宣读政治声明,确有展示中国的七亿“武松”与“美帝纸老虎”准备决一死战的架势。但是,毛泽东提出的“一个态度、两个论断”明确强调反对美帝的侵略战争,应该以动员全世界人民为主导进行“群殴”,而非武松打虎式的搏击。实际上,此时的中美两国已在同年1月重新恢复了在华沙举行的大使级谈判。据美国著名学者何汉理(Harry Harding)回忆,鉴于双方在谈判中表现出的诚意和相互要求,美国政府建议可以考虑在双方首都进行高级别的会晤。正是由于这一战略需求,两国领导人终于在1972年2月进行了历史性的中美握手。这说明经典外交的功能与政治家的智慧远非媒体或文化达人所能理解的。
""

今年美国版本的5.20声明题为《美国对华战略方针》,确实值得相关部门研读与审视,同时也为研究大国战略、尤其是转型中的中美关系提出了新的视角。毕竟,中美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和也是最不稳定的双边关系,它事关两国及其所在地区甚至全球的稳定、和平与繁荣。美国的“声明”虽然仅有七千余字,但简明扼要,既没有慷慨激昂的说教,也没有多余的排比修饰。开场白就是一盆脏水直接泼向中国执政党:40年来,我大美利坚秉承鼓励中国人民融入世界之潮流,接纳中国之崛起为和平与守信的大国。但是,华盛顿与华尔街的苦心与善意却被中国共产党人所利用。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世界接轨不仅没有出现“美国期待”的公民社会与自由开放的政治环境,相反,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利用现行的国际秩序来寻求重塑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国际体系。不仅如此,中国政府公开承认未来的国际秩序应该建立于符合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之上。由此,中国的上述行为不仅直接伤害了美国的核心利益,而且侵犯了世界许多国家的主权与权益。可见,短短的200余字开场白展现出美国传统的另一面:即美国政治建立在抹黑对手的文化上以及歇斯底里地增加民众的恐惧感,目的就是去证实美国既定政策与行为的正确性。这一手段尤其适用于外交,因为以国家利益受到国外威胁为借口,来证明保护美国人民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为此,美国政府采用任何手段都不为过。

不过,冷静地细读美国版的“5.20”声明,人们不难发现其核心内容与战略目标是基于2017年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以及2019年的印太战略报告等文件。如果考虑文件中使用的关键词,这一声明更多的是表明立场和态度,而非正式的讨伐檄文或未来政策的纲领性文件。美国政府使用“strategic approach”值得玩味,可以理解为美国仍然希望继续与中国进行一系列的必要和有实质性结果的接触和谈判,而非马上脱钩。在陈述了美国核心目标之后,该报告坦诚地欢迎与中国继续合作,尽管两国竞争犹在。毕竟,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地缘、经济、科技、金融以及全球治理”方面的分歧和竞争,但是这一竞争绝非旨在走向对抗乃至冲突。为此,美国政府宣称它所寻求的不是“遏制”中国的发展以及颠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1页)

那么,美国政府及其社会精英是如何看待所谓来自中国的挑战,即在经济领域、价值观和安全领域的威胁。首先,该报告重弹旧调,指责中国自入世贸组织以来,不守规则。尽管美国与其盟友期待中国真正做到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是,中国却无悔改之意。不仅如此,中国进行过度生产,向全世界倾销,结果严重损害了国际贸易规则。中国在经济上不守规则得到了国内政治上的支持。由于中国领导人的任职期限被修改,中国在经济上的不守规则势必走向恶化而非改善。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中国企业和相关机构大肆偷盗知识版权和非法进行高技术转让。令人哭笑不得是,美国指责“中国虽然是一个成熟的经济实体,但却继续声称属于发展中国家。从而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中贪婪地捞取好处。”此时的美国颇像一个受委屈的小朋友,指责中国在经济规模、军费支出以及高科技输入均为世界老二的同时,却故意推卸国际责任并且损害美国等国家的利益。
""

美国对中国的上述指控不禁令人想起外交评论员阿德利尔﹒卡松塔(Adriel Kasonta) 对他们的评价:美国领导人就像一群被宠坏了的孩子,他们本来在比赛中表现欠佳,却对家人抱怨是由于对方表现更好,或对比赛规则掌握更加灵活所致。这一比喻恰为中肯,因为接下来美国政府攻击的对象就是中国推行的“带路计划”。其实,“带路计划”在国内学界也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它的目的是推动互通、互享与互联的方式进行国际贸易倡议。这一计划的确涵盖了世界大部地区以及诸多领域——交通、信息、通讯、能源、基础设施等。因此美国认为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影响乃至控制那些想要加入“带路计划”的国家。相反,美国声称,虽然它欢迎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却“不能坐视中国制造与工程的糟糕质量、腐败现象、无视环保、暗箱操作贷款等欺诈行为。”表面上,美国表现出原野奇侠的正义豪情;实际上,却是对相关国家的轻蔑甚至侮辱,因为每个国家与民众都具备人类的良知和悟性。以上例证只能说明,美国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感。(第2-4页)

其次是价值观领域。鉴于美国政府对中国执政党的漫天攻击,他们似乎忘记了1972年尼克松飞往北京开启中美关系之际,时值中国文革中期,1979年中美建交之时,中国共产党人仍是执政党的事实。然而,改革开放40年后的中国共产党反而成为逆潮流而动的“敌对势力”。可见,美国对外评判敌友既荒唐可笑,更过于实用主义。由此,美国版的“5.20”声明虽然多处引用中国领导人的正式讲话和谈话精神,却被解释为中国准备做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展开意识形态竞争的信号。这里,美国或曰一些西方国家错误地或有意地忽视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微妙关系。的确,习近平主政以来一直强调“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核文化自信),但他同样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的融合,而发展了的中国有责任对世界做出贡献。”然而,特朗普政府坚信,一个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日益崛起的中国必将走上对内铁腕统治与对外进行扩张的道路。(4-6页)可是,美国政府能否扪心自问一下,在冷战结束后的30年间,自由民主的美国对外发动了几次战争,而不守规则的中国又曾有过几次海外用兵。
""

毋庸置疑,一个被视为在经济上挑战并在意识形态上寻求对抗的中国,必然在安全问题上也对美国构成威胁,这是特朗普政府当下的对华基调或心态。坦率地讲,美国对中国的了解还是较为全面的,因为它具有一批合格的“中国通”。但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和国内政治实情,他们对中国现实的理解程度往往趋向表象化和概念化。例如,美国政府误解中国的军民融合政策和军工转型企业的性质和能力。这一点在该报告中暴露的相当明显、甚至有些荒诞。试问一下,世界上哪有任何国家拒绝把最新的科学技术与专业人才用于国防领域;同样,他们也不会把先进的军事技术与设备排斥在发展民用领域,前苏联可能是个例外。然而,就是这些常识性的东西也被美国政府描述为中国威胁。

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挑战——经济、安全和价值观(或曰意识形态),中美两国实际上进入了新时期的“冷战”状态。然而,回顾“冷战”历程,它不仅没有引发美苏两核大国的正面冲突,而且成为某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无论外交史学者克雷格 (Gordon Craig) 还是国际战略大师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 接受并认为,“冷战”通常好于“热战”,毕竟在竞争或对抗的同时,双方设法避免直接发生战争是现实的选择,尽管不尽完美。不过,崛起大国也应该思考一下美国政治的特点。通常,美国人并不关注意识形态之争,但是当他们把国内政治分歧转移到对外关系的困境或曰陷阱时,美国民众往往不会对即使编造出来的“邪恶势力”予以妥协。乔治﹒凯南曾精辟地指出,过度的 (excessive) 的坚持道德至上与坚信法治的国民心态,让美国人很难接受在国际事务中的必要妥协。鉴于此,本文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适度“脱钩”(decoupling)未必是件坏事。首先,两国在高精尖科技上就从来没有“挂钩”过,而研发一流的装备需要的是人才和资金,现在的中国并不缺乏这些。其次,在尖锐的安全问题上“脱钩”实际上是为北京和华盛顿提供了某种回旋的空间,这一点是苏美两国在冷战期间经常使用的解压之策。
""

的确,与70余年前凯南提出的遏制战略相比较,美国版的“5.20”声明并没有公开使用“遏制”概念。甚至在台湾问题上使用“根据两岸人民的意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反对使用任何强制手段和武力。其实,这与中国政府坚持的基本原则没有根本冲突。至于整个文件中透露出美国在今后与中国打交道时,应该遵循以实力为后盾的接触模式,这对现实主义而言,更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常识和方式。鉴于目前美国国内竞选,特朗普政府对此前的“接触与接纳中国”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转而指责中国政府利用宣传和离间等手段来歪曲民主政治和分裂西方阵营。因此,美国开始对华采取一种所谓“基于原则的现实主义”立场:公开承认中美关系是一种战略竞争的关系。或曰,今后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不能损害美国坚持的任何主权、自由、开放、法治与互惠的原则;与此同时,两国关系不能被中国利用来伤害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但是,一个自由与开放的印太地区不会排斥和平崛起的中国。相反,美国随时欢迎中国对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些言辞毫无实际意义。我们应注意到虽然美国政府宣称尊重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政治制度的选择,但在国际场合屡屡故意混淆执政党与国家名称以起到挑拨离间的作用。其中,美国试图编造出一种假象:只有他们才慷慨地关注“中国人民的未来与福祉”,而中国共产党人却是谋求一党私利的独裁集团。这一耳熟能详的说教再次让人想起当年欧洲政治家对虚伪的美国政客的评价,“他们自恃高尚,信仰上帝,但却怀疑全人类。”

美国版的“5.20”声明提出的来自中国的三种挑战,让本文作者想起美国著名战略学者艾利森 (Graham Allison) 等人于1985年编著的《鹰派、鸽派与猫头鹰群》一书中阐述的政治立场与思考。的确,美国是所谓的世界民主灯塔,但它不仅是为了流亡者而照明;美国的确是自由的捍卫者,但它绝非无条件地为海外分裂势力而战。美国有其自身的利益与全球的责任。为此,美国“捍卫它的价值观与政治制度的同时,也要求美苏之间避免一场核战争。”今天,似乎只是换了一个新角色而已。

不言而喻,中国在加强核威慑力量的同时,必须重视外交的作用。5月24日,中国外长王毅在记者会上表示,中美之间确实存在不少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合作空间。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全球性挑战,都有待中美两个大国协调应对。中方始终愿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精神,与美方共同建设一个协调、合作、稳定的中美关系。鉴于此,笔者希望并相信,在中美两个版本的“5.20”声明的背后,应该是两国政治家的睿智相容而非军备对抗。(作者为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来源时间:2020/5/25   发布时间:2020/5/25

旧文章ID:2178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