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建国:对台湾统派“政治失信”的风险

作者:储建国  来源:中美印象

相关阅读:王伟男:从“台北法案”到世卫风波
  《台北法案》通过后,大陆好像一片风平浪静。外交部循规蹈矩地抗议一下,有关研究者不痛不痒地评论一下,媒体轻描淡写地报道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网络上围绕一部日记吵翻了天,好像没有《台北法案》这回事。漠然如此,呜呼哉!

台湾就不一样,岛内很多人实际上如同惊弓之鸟。无论统派、独派,都嗅出了某种火药味。连吕秀莲都说战争已到了台海中线。《环球时报》发了一篇《世界进入多事之秋,台当局悠着点》的文章,文末出现了“勿谓我们言之不预”这句话。台湾一些人就大为紧张,因为这句话一般是大陆战前的宣示。大陆真要这样做,大概也不会在这份报纸上宣示。《环球时报》总编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局势的看法罢了。这也是大陆少有讲出台海局势危险性的媒体,即使在这篇文章中,仍然只字未提《台北法案》。

这就不由得让人心生困感: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都不愿意说呢?是不是真的以为它跟以前的涉台法案一样,只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一普通法案而已?中国那么多外交人员和涉台涉美研究人员,都没有认识到该法案的严重性?显然不是认识不到,而是故意地不说。不说的原因,不宜胡乱猜测。
""

回顾一下“台独”发展的历史。政党轮替之前,大陆并没有怎么重视,两岸打打口水仗,前提还是一个中国,目标是国家统一。两岸分离至此,在舆论主流中,“统一感”都是内生的,岛内统派也不需要大陆刻意地去扶持,而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看待对方政权的正当性。即使到了李登辉执政前期,这个主题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国统会、国统纲领、“九二共识”都是产生于这个时期。然而两岸谈着谈着,就谈崩了。李登辉后来越来越倾向台独,抛出“两国论”,纵容甚至扶持民进党发展壮大。至2000年大选,这是世纪之交的重大变化。
    陈水扁抓住国民党内部分裂的机会,以不到四成的选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陆在选前选后,都反应强烈,迫使陈水扁承诺“四不一没有”,两岸才没有走向摊牌局面。2004年陈水扁连任后,往台独方向迈了一步,终止“国统会”与“国统纲领”。大陆强烈批评,但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有力行动。也许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当时中美关系还比较稳健,大陆成功地让陈水扁成为美国人眼中的“麻烦制造者”;二是大陆对国民党重新执政还是抱有一定期望。
""
   这个期望没有落空,2008年马英九上台,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积极发展两岸经贸关系,两岸出现了令人乐观的稳定局面。然而,这种乐观下面潜藏着风险,大陆即使知道,也没有太多办法。两岸的这种稳定是脆弱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马英九个人色彩,而台独意识和力量在这种脆弱的稳定中向前发展,台湾人内生的“统一感”几尽丧失,外致的“统一感”在统派人士那里占据了主流。也就是说,支持统一是因为大陆的存在而成为一种被动的要求,国民党成为被动地支持统一的党。这就意味着支持统一的力度取决于大陆对于统一承诺的兑现程度,所以国民党两岸政策尽管比较稳妥,但缺乏社会动员力。而且,就岛内政治竞争来说,国民党也没能发展出引领台湾未来方向的新理念。
""
     这就给了民进党以新的机会,蔡英文把“台独”、“民主”、“民粹”绑在一起,整合了政党,动员了民众,又一次战胜了分裂、疲态的国民党。这一次大陆没像以前陈水扁上台那么反应激烈,而是继续推进两岸经贸发展,颁布更多的惠台政策,对国民党、民进党区别对待。这种做法产生了一定效果,加上民进党政绩不佳,台湾民意也有了积极的变化。韩国瑜现象就是这种变化的结果。然而,美国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对台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涉台法案、涉港法案接连出台。
    尤其是香港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港独势力横空出世,得到美国大力支持。这种局面让民进党嗅出了中美冲突所带来的机会,从而更加强硬地将“民主”与“台独”一起打包,并成功地推销到美国,得到美国精英层的广泛支持。大陆专心于跟美国打贸易战,对民进党的“台独”操作难以顾及,没能想出有效的办法加以阻击。成功操弄“台独”意识形态的蔡英文再次当选后,胆子就更大了,认为大陆对其台独动作也只能骂骂而已。她要做当年陈水扁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于是便接受BBC采访,宣称台湾已是独立的国家。大陆当然是坚决反对,但反对之后也就了事。至此,“台独”梦已实现过半。
""

如果是在陈水扁时期,美国政府还是有点担心民进党这么乱来。但现在的美国政府不仅不担心,而且还鼓励、支持,甚至抓住疫情机会,通过承认台湾独立的《台北法案》,酿成了中美关系史上的重大事变。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台独”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为什么支持统一的意识和力量越来越弱。民进党每走一步,大陆都会做出反应,有些反应还是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总体上没能阻挡住民进党在“台独”的方向继续往前走。尤其是在今天中美关系恶化的大背景下,民进党已经从缓独走向急独,从软独走向硬独。
""

失败后的国民党在检讨过程中,似乎觉得大陆过去对“台独”并没有太多的办法,导致倾向统一的力量越来越失去民意的支持。目前这种形势的发展让一些国民党人士感到“九二共识”拖累了他们,支持统一会让该党在台湾边缘化。这次《台北法案》通过后,国民党与民进党一样对美国表示感谢,并称台湾是美囯的坚实盟友。这意味着大陆一旦对台湾用强,国民党也可能与民进党一起反对。

然而,大陆对国民党的这种变化也不能做出不恰当的估计。如果这次大陆还像以前一样,只打雷不下雨,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那会造成独派力量一统台湾。不那么坚定的倾向统一者会转而支持台独,坚定的统一支持者则更加势单力薄,甚至有一种“被放弃”的感觉。无论是坚定的还是不坚定的,都会把责任归为大陆的“政治失信”。

大陆知识分子和民众当中确实有一种“放弃论”,而且声音还不小,主张为了保证中国的顺利发展,可以“放弃”台湾。有的人还搬出邓小平来为这种观点辩护,说邓小平肯定会从中美关系的大局、从改革开放的大局、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大局来考虑这个问题。邓小平的确很重视这几个大局,但别忘了,他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是非常强硬的,如果不是他说出“中国人穷是穷了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这句话,香港能顺利地收回来吗?现在真的是要感谢邓小平的强硬,如果当时软弱一下,只是象征性地收回主权,不驻扎军队,不收回管治权,现在的香港和台湾就会里应外合,不知道会弄出多少事来。今天的港独再怎么闹,内地都可以气定神闲,因为香港无论如何也是独立不出去的。
""

台湾就不一样了,“台独”作业已完成大半,只差最后临门一脚了。大陆的确很难办,但也许是个机会。不一定非得打仗,但一定得有强有力的办法。否则,台湾统派真的认为大陆政治失信后,有可能会反戈一击的。国际政治中,为了利益,失信的事常常发生,但台湾问题是内政,政治失信的结果是很严重的。

在容忍台湾独立与武力统一之间,还是能够找得出办法。有时候,妥协会导致战争,斗争会导致和平。对于有核大国来说,斗争导致和平的可能性非常大。更何况,事已至此,如果不斗争的话,那只能容忍台湾独立了,这样的话,大陆的民意又会如何?

要敢于斗争出一个持久的和平局面,以滋养中国人民的无限生机。
延伸阅读:
储建国:和平越来越难? –疫后的中美关系
储建国:“三不一坚持”是疫后两岸关系的拯救之道
储建国:《台北法案》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外交事件
储建国:世界疫情與论会影响有关决策吗?
储建国:中美还能够坐在一起谈什么呢?
储建国:台湾问题与政治危机的转换

来源时间:2020/4/18   发布时间:2020/4/18

旧文章ID:21375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