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言说的秘密: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解密档案(八)
作者:师嘉林 来源:中美印象
邓小平访美之后的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
中美邦交正常化即将迎来40周年的盛典。近半个世纪以来,中美两国风风雨雨,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了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壮丽篇章。历史上,中国将中美双边关系视为其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并加以悉心经营,中国有能力和方法解决好与国内和外交利益相关的一切事务。近几十年以来,中国持续的努力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太平洋和亚洲地区创造了持久的和平、繁荣和稳定。回顾历史,有一位老人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对促进两国在外交、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就是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
众所周知,邓小平这次访美在外交、经济和科技等方面都实现了广泛的合作,其中在商业考察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1977年,中共十一大党章明确提出“在本世纪末,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之后,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国内外环境,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认识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浅层认识到深化认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构想。特别是邓小平务实性地调整了原定在2000年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强国目标,将其推迟到2050年。因此,在20世纪末实现初期/基础的现代化对未来的中国社会和后代子孙将非常重要。在这次访美期间,邓小平除了参观亚特兰大、休斯敦、西雅图等重要的工业和科技城市之外,还参加了中国代表团和白宫官员的一系列会议。他仔细地考察了美国的产品和生产方式、与在亚特兰大桃树广场(the Peachtree Plaza)酒店共进午餐的民用和商业企业的领袖们畅谈、参观佐治亚州哈珀威尔市(Haperville, Georgia)的福特汽车生产线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和会谈使邓小平坚定了走改革开放之路、加快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步伐,2000年是他设定的中国会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强国的目标时间。
邓小平的访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美国民众和政府近距离地了解了一个伟人、一个国家和一种文化。邓小平访美的成功取决于美国政界、商界和民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尤其是美国政界对其访美的重视和悉心的工作。邓小平离开华盛顿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副新闻秘书杰罗尔德•施克特(Jerrold L. Schecter, Associate Press Secretary)就致电西雅图希拉姆饭店(Hiram’s Restaurant)的老板大卫•科恩(David Cohen),感谢他的饭店为邓小平随行记者团准备的欢迎晚宴;同时,施克特也致电布里斯托(及其合伙人)(Bristol and Associates)商业事务所的老板乔治•布里斯托(George Bristol),感谢其公司为邓小平访问休斯敦提供的相关服务。
此外,施克特以个人名义感谢了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Bureau of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Department of State),还代表国家安全委员会向国务院公共事务办公室 (Office of Public Affairs, Department of State) 表示感谢。所有的信件无不体现着美国从联邦政府职能部门到地方行政机构对邓小平这次访美的重视,也正是各部门、各级官员的通力合作才确保了邓小平美国之行的巨大成功。
1979年2月5日,美国第96届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第一次会议商议和讨论题为“加强美国贸易政策并实现富有建设性的对外移民政策的立法提案”(Legislation to Strengthen U.S. Trade Policy While Achieving Constructive Emigration),时任众议院议长提普•奥尼尔(Tip O’Neil)、俄勒冈州的众议员沃尔特•莱斯利•奥克因(Walter Leslie AuCoin)以及其他众议员就H.R.1835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对中美邦交正常化之后的美国与世界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对外移民目标、中苏市场经济认定等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其中,针对包括中苏在内的非市场化国家,美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China, EXIM Bank, US)的贷款额度升至20亿美金、针对中国的1974年贸易法案的402豁免条款、美国商人进一步进入繁荣的中国市场等议题都是这次会议的焦点。H.R. 1835提议要在中美邦交正常化的大背景下解决自1972上海联合公报以来的对华贸易问题,一来展现美国对中美邦交正常化的欢迎,二来体现出美国是将注意力放在如何使邓小平访美营造的两国关系开花结果上。邓小平并未明确表明要购买美国的产品和技术,因此,美国必须提升竞争力。
针对中国和苏联市场,该提案还建议美国应当同等对待中国和苏联,因为卡特总统已经特许对中国和苏联这样的主要经济体要同等对待,所以,不应该厚此薄彼,应当抓住机会改善和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此外,H.R. 1895提案中也谈到了杰克逊-(Jackson-Vanik Amendment),这个由时任福特总统1975年签署的法案是对1974年贸易法案的有效补充文件,对苏联践踏人权的行为施压,为苏联的犹太人向外移民扫清了障碍,也成了日后美苏关系长期紧张的一个象征。为了获得对美正常贸易的相关收益,非市场国家或是共产主义经济体必须满足移民自由迁移的相关政策。然而,在这次众议院的会议上,考虑到与苏联的紧张关系,议员们提议不应该过度地对苏联的人权问题施压,因为之前的外交和贸易制裁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给与一个国家最惠国待遇并不能代表认可该国的国家政策,不管其是移民方面还是经济方面,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与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贸易。议员们相信H.R.1835法案肯定可以进一步的强化美国贸易政策,构建更强烈的中美、美苏贸易关系,在此基础上携手促进自由移民政策。
当前,美中贸易战激战正酣,美国通过1974年贸易法的301条款对华600亿美元的商品课以25%的关税,并向世界贸易组织控告中国侵犯知识产权,同时出台政策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等等。中国马上回击,计划对30亿美元的诸如水果、猪肉等生活用品课以15%-25%的关税,近日又对原产美国高粱实施反倾销措施。众所周知,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曾分别于1991、1994及1996年对中国大陆启动“特别301调查”,2010年针对中国大陆清洁能源政策措施启动“301调查”,这四次调查最终都是通过对华协商解决的。美国需要的是消除巨额的对华贸易逆差和保护知识产权,中国需要的遵循贸易规则,通过美国的科技和全面的贸易合作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会在以贸易冲突为特点的各方面展开博弈,唯有合作和良好的沟通才是解决一切分歧的根本。
来源时间:2018/4/26 发布时间:2018/4/26
旧文章ID:1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