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观察:为何这时宣布对台军售?
作者:余东晖 来源:中评社
费学礼(左1)、易思安(右1)在美国智库研究所谈对台军售问题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12月17日电(记者 余东晖)奥巴马政府16日宣布新一波18.3亿美元对台军售,一直扮演对台军售推手角色的“美台商会”仍不满意,质问奥巴马政府为何拖4年多时间才准备好这个一揽子方案,且不提供任何新能力。有主张对台军售的美国学者承认此次军售带有象征性,并要求美国政府恢复经常性的例行军售。权威台海问题专家卜睿哲承认美国对台军售没有好的时机,只能选一个最不坏的时机。
这显示奥巴马政府在国会、军工界和亲台力量的压力下,经历了4年零3个月的史上最长的对台军售“空窗期”之后,不得不在下台之前履行其国内法“台湾关系法”的义务,却又遭遇中方对于美方违背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尤其是“八一七”公报承诺的抗议和批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在连夜召见美国驻华临时代办进行交涉时指出,美方向台湾售武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方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对参与此次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实施制裁。
宣布对台军售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原先人们算来算去,包括许多主流学者在内,都预期可能在奥巴马第二任结束之前是宣布的最佳机会,但从10月份开始即传出有可能在12月份巴黎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到明年1月台湾选举投票日之前的一个月“窗口机会”内宣布。原来人们不考虑这个“窗口机会”,是因为此时正值台湾选举进入关键期,美方的出售举动会不会被视为干预台湾选举,偏好某一方?如今台湾选情一目了然,而民进党方面也表示,对台军购在台湾具有跨党派的支持。不过在此次军售案发布之后,蔡英文也赶紧强调,过去台方和美方交换意见的过程中,一再被告知,这些军售都是本着台湾对军售的需求,跟政治、选举、政党没有关系。
美国台海问题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对BBC称,“我认为既然大家都预期民进党会重新夺回权力,美国不想在民进党(大选)获胜后加重中国的顾虑。这不意味着在民进党执政期间,美国总统就不会卖武器给台湾了,这要取决与民进党政府的政策。”葛来仪同时认为在民进党执政的前几个月,美国如果要做出让中国可能误读的行动,即“给蔡英文壮胆(emboldening)”,再次向台湾军售将会是不太明智的决定。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表示:“没有好的时机,只有许多的坏时机。所以一个政府只能选一个最不坏的时机。
在华府智库“哈德逊研究所”16日举行的“台湾与太平洋区域安全未来”研讨会上,“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高级研究员费学礼(Richard Fisher)承认,此次军售有象征性的元素,其设计的时机是为了显示对台湾的支持是非党派的,在这个选举季不会有争议性。
本来很多人预期,此次对台军售会在本周五(18日)宣布,因为在周五宣布,能最大程度避免舆论震荡,这是以往美国宣布对台军售常有的做法,没想到此次在周三就宣布了。16日临近中午时,费学礼还在“哈德逊研究所”的研讨会上说:“现在正有3艘中国海军军舰在珍珠港,周四会离开,我想周五是宣布军售的好日子。”笑嘻嘻地说这话的费学礼没想到的是,彼时彼刻,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网站已经发布了一揽子方案中的8个项目。
在美国很多学者看来,对台军售本身就是一个敏感度高的政治姿态。每当美中关系出现微妙变化时,这个工具就会被拿出来用一下,向各方发送美方希望释放的讯息。各方也各取所需,强调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奥巴马政府强调自己对台军售力度最大,超过以往政府;马英九政府则强调自己军购最积极,平均每年25亿美元,远超陈水扁政府和李登辉政府。有意思的是,奥巴马在此次军售宣布之前公布的累计数据是120多亿美元,而马英九政府宣布的是180多亿美元,概因军售宣布与实际交付有长短不一的时间差,统计标准亦不完全一致,挑选有利于自己的说。
“2049项目研究所”研究员易思安(Ian Easton)在“哈德逊研究所”的研讨会上认为,每次对台军售都有战略、战役、战术的混合效用,对北京在战略上,对南京军区在战役上,对厦门或福州的部队在战术上,都会发送讯息,对他们相应的战略、战役、战术研判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一种象征,更多的从战略上对台湾释放安全再保证的讯息。
此次军售是奥巴马任上的第三笔一揽子方案,却是价值最小的一笔。2010年1月和2011年9月宣布的前两笔分别是64亿美元和58亿美元。前两年炒得很热的F-16 C/D战机以及过去一年热议的台湾自制潜舰需要的技术,都不在这个方案内,而且外界普遍预期在奥巴马任内不会再有重大军售。对于军售推手而言,此次军售显然不会让他们满意,但终究“聊胜于无”。
费学礼表示,这是一个小的一揽子方案,符合台湾一些当下的需求,但没有处理台湾面临解放军广泛现代化和台海力量平衡很快倾斜而快速产生的需求。
美国对台军售的主要推手–“美台商会”16日发表声明,对这个军售方案表示欢迎,认为宣布的时间点是个温和信号,显示美国在台湾政权和平过渡和支持台湾民主方面有利益。不过该会向奥巴马政府连发三问:为何拖四年多时间来准备这个一揽子方案?为何没有提供任何新能力给台湾以制衡中国大陆?拖延考虑和执行台湾武器需求对保持台湾充足自卫能力有何影响?
“美台商会”指出,奥巴马政府专注于美中军事接触和例如气候变化等其它需要中国关键合作的项目,对美国维持对台湾自卫的持续可靠支持的意愿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转而会直接影响中方对美方协助台湾意图认真度的看法。“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称,美国考虑、评估、推进对台军售的程序已经破损;奥巴马政府没有“有意义地”应对这个问题,不是因为没有这个需求,而是因为他们认为对台军售对美中关系的“政治代价太高”。尽管对台军售推手们并不这么看。
易思安称,一次对台军售是否万能银弹?能否解决台湾面临的所有问题?当然不,这就是为什么他呼吁要持续、例行地对台军售。
每年主办“美台国防工业会议”以提供美国军工业者与台湾官方交流机会的“美台商会”建议,对台军售应回归常态性评估程序,相关训练与人员交流也明确列入,评估考量台湾空军机队数量、潜舰需求,以及改善导弹防御系统等。
每次美国对台军售后,中方一定都会做出反应,此次中国外交部已经表示要制裁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以往在美国对台军售之后,中美军事交往经常中断。2007年到2011年间,两军高层互访两度因为美国对台军售而分别“冷冻”近两年,直到2011年1月时任防长盖茨访华后才恢复。2011年后,美中军事交流虽然又因美国对台军售有所放缓,但并未完全中断,2012年以来更呈现持续、稳定、务实的发展之势。
此次对台军售会否影响中美军事交往,人们拭目以待。虽然费学礼和易思安等对中国多持批评态度的美方学者对美中军事交往若因此中断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过去几年美国官方确实很看重美中军事交往,认为两军保持接触对防止误解、误会、误判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两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活动范围愈益交集,意外遭遇可能性越来越大的今天。过去几年两军持续接触对话已经初见成效,相信没人愿意成果付诸东流。
来源时间:2015/12/18 发布时间:2015/12/18
旧文章ID:7957